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太的长期增长前景依然是全球最强劲的,但同时警告,中期前景将因人口老龄化和生产力滞后受到拖累。近期前景被严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笼罩,总体而言倾向于下行。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继续支持增长,同时提高弹性,外部再平衡和包容性。
IMF预计2017年亚太经济将增长5.5%,2018年将增长5.4%,远高于IMF预估的3.5%和3.6%的全球经济增速。但“为了维持长期增长,亚太地区需要结构性改革,以应对人口过渡带来的挑战,并提高生产力。”
IMF在报告中上调了中国和日本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考虑到政策支持和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并下调了印度和韩国的增长预期。但该机构表示,预计在中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减速在一定程度上将被印度的增长加速所抵消。
该报告解释称,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和泰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在占总人口比例方面和绝对数字方面都在萎缩。这些“后红利”经济体预计到2050年将出现全球最高的老年抚养比率。
另一方面,一些“早期红利”国家,包括印度、印尼和菲律宾,拥有亚太地区最年轻的人口。
IMF表示:“总体而言,人口统计数据对于亚洲经济增长可能略为负面,未来30年可能使全球经济年均增速减少0.1个百分点,如果早期红利国家不能收获人口红利,则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减少0.2个百分点。
该报告补充称,人口老龄化可能增加实际利率与资产收益的下行压力。但劳动力、养老金和退休制度改革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包括提高妇女和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以及最低养老金保障。此外,新的金融产品将减少预防性储蓄,并增加安全资产的可用性,这也将是有益的。
IMF解释,先进经济体必须专注于加强研发支出的有效性,而发展中国家应该增加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国内投资。
IMF指出,新技术或组织生产过程的新方法被认为是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关键驱动器。其他关键变量包括研发支出、进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FDI)。
IMF称:“主要的政策问题是,如何在外部因素不支持时提高生产力增长,特别是因为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可能更加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