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已剔除5月1日以来上市的新股
注:已剔除5月1日以来上市的新股
5月份A股市场出现股东净增持的罕见现象,为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净增持。
5月以来139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估算的动用资金为101亿元;47家公司遭股东减持,套现金额约62亿元。整体来看,股东累计净增持39亿元,为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净增持。
根据股份变动截止日计算,5月以来重要股东累计增持8.7亿股,涉及公司平均被增持股数626万股。增持股数区间分布显示,26家公司股东增持量超过1000万股;60家介于100万股至1000万股之间;此外,53家公司增持量小于百万股。
【延伸阅读】
近期,在超过1600家公司股价低于2638点的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展开自救行动,自掏腰包真金白银出手增持,这是真心看好传递信心?还是另有诉求?
A股5月份呈现净增持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25日,沪深两市年内有1132家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发生过增减持交易,净减持金额高达169.04亿元。从各月增减持情况看,1月至4月期间,市场整体呈现为净减持格局,而到了5月份,这一趋势得到逆转,在月内尚有3个交易日未进入统计的情况下,实现了21.02亿元的净增持。
随着2016年年报行情的结束以及金融监管的突然收紧,4月份A股市场开启了一轮形势严峻的下跌行情,不少公司的股价创下近几年新低。面对芨芨可危局面,5月下旬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放缓了减持步伐,逆势展开自救行动,纷纷实施增持或抛出金额不等的增持计划。
统计数据显示,5月23日,两市有11家公司发布了增持公告;24日增至26家;25日增至34家。通过梳理信息发现,由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等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增持的占绝大多数。如5月25日,东方银星披露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同时为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大股东中庚集团于5月23日、24日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28.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7%,增持金额为3397.58万元。通过此次增持,中庚集团对东方银星的持股比例一举超过30%,达31.007%。
相较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近期的积极表态,部分公司的高管增持力度也在增强中。如刚刚完成董事会换届的宜华生活在5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接到雅华投资通知,雅华投资斥资2999.56万元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315.65万股股票,并表示自即日起的未来六个月内,将继续增持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5亿元、不超过4亿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额)。雅华投资是宜华生活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组建的合伙公司,此次增持的主体是第一次买入公司股票。其中,宜华生活董事、总经理万顺武为普通合伙人,持有该公司20%股份。其他合伙人还包括公司董事会成员、管理层高管以及监事会主席等人。
亿元增持OR百元增持
截至5月25日,5月份已有269家公司公布完成增持计划公告,累计增持金额为147.38亿元。从公告来看,金科股份在今年被净买入的股份数量最多。金科股份公告称,其于2017年4月28日晚间接到股东天津聚金的通知,天津聚金的一致行动人天津润泽和天津润鼎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从2016年12月9日至2017年4月28日,天津润泽和天津润鼎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公司股票26650.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重的4.99%,本次权益变动所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4.8亿元。
观察发现,在近日涌现的一轮重要股东增持中,既有亿元级别的,也有千元甚至百元级别的超轻量型。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有32家公司增持金额超过亿元,另有12家公司的增持金额只有数千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科化学和桂林旅游仅分别被高管增持了100股,涉及金额为701元和911元。对于这种超轻量级的增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表态和作秀的成分居多”。
从投资角度看,大股东或高管进行大量增持的行为,对市场信心是起到一定提振作用的。一般情况下,大股东仅因股价便宜而去增持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数应出于维护股价的目的,给予市场信心。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能排除其它不同诉求因素在内,如跌破员工持股价,大股东做了保底的情况,或者大股东放了杠杆,还有些可能上市公司有融资需求等等。但不论何种理由,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规模占流通股本越大,越表明其对于自家公司前景的看好,而即使最差的情况下,也能表明该公司的股价在目前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对目前情况下的重要股东大金额增持行为,市场还存在其他另类看法,认为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大比例股权质押情况,重要股东的增持只是为了应对股权质押风险而不得已为之。然而笔者却认为,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万亿解禁股解禁悬而未发的情况下,有公司大股东敢于逆势增持,其勇气本身就值得称赞,毕竟不是任何企业的股东都敢如此做,在熊市中,其增持行为对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维护股价的稳定,还是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