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央行进行4980亿元一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中标利率3.2%,与上期持平,无逆回购操作。
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600亿14天逆回购、1510亿6个月MLF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287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5000亿的规模创下了2015年3月以来MLF投放峰值,此举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对冲到期,维稳市场流动性。
“消息出来后不到10分钟,市场上7天、隔夜资金就很多了,尤其是隔夜到下午基本到处都是,并且要减点,感觉不减点就出不去了。”一位华中地区农商行交易员称。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一般6月份会进入季节性流动性偏紧状态。央行加大MLF投放,一方面保证整体上的资金需求,同时一年期可以保证金融机构更好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另外利率3.2%与上期持平,“量、价上都体现出央行确保流动性总体稳定。”
“这次是超量续作,即便是全月MLF到期量才4300亿,央行一口气操做4900亿。个人认为6月末的流动性压力趋缓,因为投了这么多流动性不可能没有效果。”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4980亿MLF对冲预期
早在5月末,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的情绪,称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
如今央行兑现承诺,6月6日,央行开展4980亿元MLF操作。
统计显示,本周(6月5日~9日)共有6943亿元资金到期,到期压力较大。其中,6月5日净回笼1110亿元,6月6日净投放2870亿元,周三至周五还将有3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同时本周还有733亿MLF到期。
单就MLF而言,6月共有4313亿元MLF到期,其中6日有1510亿元6个月MLF到期,7日有733亿一年期MLF到期,16日有2030亿一年期MLF到期。
“因此央行通过MLF至少向市场净投放667亿元。且由于续作全部为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加权期限进一步拉长,央行通过MLF操作加强对于长短市场利率的引导。”明明称。
当日资金价格来看,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有涨有跌。DR001上涨0.7个BP至2.8465%,DR007下跌1.87个BP至2.9422%。由于跨季DR1M涨幅较大,当日上涨31.26BP至4.907%,创下近段时间高点。
不过前述农商行交易员表示,一个月资金现在市场并不缺,想要的话都可以拿到,就是价格一直很高。
他同时表示:“因为自身需求量不是很大,再加上目前跨季价格比较高,我们认为跨季价格已经很高了,再往上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准备到6月中旬后再寻求跨季资金。”
不过当日SHIBOR利率出现全线上行,同时交易所回购利率出现全线下行。具体来看,SHIBOR隔夜涨2.52BP报2.8419%,SHIBOR7天涨0.19BP报2.8959%,SHIBOR1月涨8.03BP报4.3633%。
“这个也正常,因为SHIBOR是银行间报出来的,交易所是交易出来的,可能会有一些分歧。”明明称,“一方面报价会受到市场情绪、预期等方面影响影响,另外传导上可能有一些时滞,因为央行MLF操作是给一级交易商提供流动性,到中小机构还有一个传导过程。”
影响流动性六月要素
据了解,影响6月流动性因素颇多,包括财政存款投放、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缴税、缴纳准备金、MPA考核等。
据招商证券宏观团队测算,6月财政存款投放预计为2500亿元,流通中现金(M0)回流330亿元,新增存款为22000亿元,缴纳准备金约3520亿元,预计央行外汇占款约为-500亿元。与此同时“严监管”持续,但MPA考核压力有所减轻。
“预计6月份流动性仍偏紧,但也不必担忧所谓的‘钱荒’再现。” 招商证券首席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大家目前做足准备,收敛资金需求;另外市场做好流动性供应,特别是对资金需求考虑得比较周全。相对来说,流动性不会出现紧张到不可收拾,往往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是因为有意外冲击。”
前述农商行交易员称:“6月份感觉比今年3月要好点,因为机构要准备的跨季资金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应该是量多价高,价格不怎么往下降,但是量也会不少。”
实际上,业界普遍认为6月资金面紧是大概率事件。
联讯证券李奇霖概括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意图未变,央行放水只会是细水长流,以避免给市场宽松预期;二是流动性分层下,从央行手中拿到资金的大行会先给中小银行,然后再外溢至非银机构。由于银行负债端现在仍不稳,流动性下溢的量只会越来越小,整个货币市场的改善作用有限;三是MPA考核二季度趋严。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则认为,6月份资金面松紧程度最终取决于央行。目前央行继续贯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央行维持资金面稳定过渡的同时,不排除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可能,且财政资金的投放可能降低其投放力度,整体来看,资金利率仍有上行压力。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怎么解释?就是不紧也不松。”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在6月3-4日举办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基调就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体现了不紧也不松的原则。”
明明也认为,毕竟市场资金供给增加了,未来中小机构、非银机构流动性还是会有好转。“现在货币政策是实质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