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在“2017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作了主题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的演讲,阐述了目前资管行业存在的6方面问题,并提出6条监管建议措施以树立资管行业的新理念和新标准。
陶玲指出资管行业6方面问题
一是标准规制之乱。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主要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在开展资管业务。按照机构行业不同制定的不同监管标准,在单个行业来说是审慎的,且在一个时期内有效,但当把它放在整个金融行业、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视野中分析,就会发现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监管规制、监管执法各有不同,宽严程度不一。比如说投资者的划分、投资范围的准入、净资本、杠杆水平的要求等。
二是产品形态之乱。资管产品为规避投资范围限制、资本约束等不同的监管要求,出现了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银信合作等多种产品形态,导致资管产品快速发展下的结构复杂、不清晰,风险难以穿透。
三是管理运作之乱。无论是资金募集和管理,还是资产投向,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合规之处。比如用短期募集来的资金投向长期项目,在资产端,将一个项目拆成不同的产品卖给投资者。
四是表外扩张之乱。尤其是普遍关注的影子银行,其本身是一个中性的词,但如果影子银行没有被纳入监管的视野,没有对应的资本、流动性、信息披露等监管约束,就会带来风险。目前表外扩张主要体现在银行,一些银行机构的表外资产快速扩张,把表内信贷项目挪至表外变成非标资产,再通过各类产品的包装与合作,把理财资金投入到非标资产中,资管产品实际上扮演了信贷替代的作用。
五是风险承担之乱,主要是刚性兑付问题。打破刚性兑付是行业和全社会的共识,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在努力提高“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意识,但困难还比较大。资产管理业务本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在实践过程中,投资者已经养成了保本保收益的习惯。目前监管层和商业银行都在做打破刚性兑付的努力,但还是难以打破,刚性兑付导致资金的价格被扭曲,催生道德风险。
六是市场秩序之乱。当前有许多没有持牌的非金融机构也在开展投资理财业务,没有被经过市场准入、也不接受持续监管,风险有所显现。
陶玲表示:“行业中出现的这些风险是监管部门着手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出发点,从而能够以问题为导向,来改善监管制度。”
陶玲提出了6方面监管建议措施
一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资管业务不能被视为某一单独行业的业务,而是横跨不同行业、市场、产品的业务。需要从整体的、宏观的、跨周期、跨行业的视角,建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逆周期的监测和调节,降低影子银行风险、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打破刚性兑付。
二是落实功能监管。功能监管的含义是不再对资管产品按照机构类型进行划分,而是按照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特性来划分,同类产品适用同等规则。比如可以把产品从募集的方式划为公募产品、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公众投资者,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他们之间适用投资范围、信息披露、杠杆水平等监管规则有所不同。再比如,按照投资方向不同,也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混合类等资管产品,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功能监管。
三是坚持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需要建立一套覆盖产品的发行、资金募集、产品投向各个环节的综合统计制度,以此为基础开展穿透式监管,穿透了解产品最终的投资者、穿透底层资产、穿透杠杆水平等。
四是严格行为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行为监管,金融机构应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业务操作体系和风控制度,从业人员要有良好资质和道德操守。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特别是,金融机构不能够用理财资金与自身关联方进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操纵市场。
五是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未经批准不得开展金融业务,把非金融机构发行、销售、代销理财产品的行为,纳入监管视野中。
六是强化监管协调。一方面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防范风险和规范行业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对各类资产管理业务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实施新老划断,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与市场沟通,引导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未来,统一的资管标准出台后,央行还会同监管部门继续通力合作、加强协调,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及时评估监管规则的有效性,并适时进行调整。”陶玲表示。
陶玲认为,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后,资管行业可能会经历质增量减的过程。质量提升,就是让资管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量减,则是资管行业的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曾提出,中国要进行金融机构业务改革,首要就是对资管业务进行改革,必须统一监管标准,标准的不统一不仅损害投资者的权益,也不利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当前我们是充分立足中国国情,按照国际共识和已有的良好实践,正在迈出统一资管监管标准规制的第一步。”陶玲说。
她提出,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应接不暇的环境,已经有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投顾等方式尝试管理资产业务,那么如何强化其中的风险隔离?如何防范利益冲突?如何防止算法同质化导致羊群效应?这些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新课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介入到资管行业,金融产品工具出现融合,出现了识别难、定性难、穿透难,最终导致监管难。对此,要在FinTech年代,开拓RegTech,提高监管科技水平,终结在风险爆发后才追究风险源的陈旧监管技术,建立应对交易复杂化和互联网时代的监管安排。”陶玲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