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有哪些风险
风险层面,美国证监会曾发出警告:那些声称拥有ICO技术的公司,可能存在“拉高出货”和“市场操纵”两种欺诈可能。
还有媒体对ICO的风险进行了总结:
► 一来价格在操纵下如同“过山车”,一夜暴涨数百倍的同时,也面临着暴跌的风险,倾家荡产者或不在少数。
► 二来资金的大量吸纳,破坏了正常金融生态,吞噬了社会民众财富,存在很大的政策性风险。
ICO运用区块链组织金融活动,避开正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监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来从事金融活动,更加剧了社会金融的混乱无序。
► 缺乏信息披露,资金筹集与使用缺乏监管,加之对投资者没有适当性提示,极易诱发资金断链,以及卷款跑路等风险。
► 再者,ICO一度被认为巧妙地规避了《证券法》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政策,属于监管盲区,很容易形成非法集资。
所以,ICO不仅存在极大的政策性风险,还存在一定的市场性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无疑是割韭菜般的存在。
监管细节操作上还有进一步趋严空间?
互联网金融协会对ICO进行了定性,但具体一些政策细节值得进一步分析。
首先,公告规定:“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的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经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个人和组织应当做出清退等一系列的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事宜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的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那么, 此处“已经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应该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