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难堪的是,这107篇论文,竟然全都来自中国!而且,被撤稿的作者大部分均为医院医生,这让中国医学界可谓是颜面尽失。
今天(6月14日),科技部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正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
科技部:集中大规模撤稿不负责任,打击论文造假产业链
据人民日报报道,针对“中国医学论文被集体撤稿事件”,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回应称,科技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正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按照统一尺度、甄别责任、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开。
同时各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科研项目(基金)、基地建设、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相关科研项目、基金等予以暂停。针对此次撤稿事件中参与造假的第三方中介结构,各部门联合启动网下清扫工作,打击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强调,撤稿是学术期刊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机制,正常的撤稿应当是期刊针对已发表的论文,发现问题的,随时发现,随时撤稿。但对数年来的论文集中、大规模的撤稿则是不正常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负责任的,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守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绝不能因为个别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要求、违背科学精神,就否定我们整个科技人员队伍,否定广大科研人员做出的杰出贡献。
涉嫌同行评审造假 107篇中国涉假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
今年4月20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发布声明,宣布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将撤销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撤稿原因称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
《肿瘤生物学》提到的被撤稿的论文共有107篇,涉及国内多个城市。其中大部分作者均为医院医生,所属的机构单位是国内高校的附属医院,包括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湘雅一、二、三院等知名医院。
《肿瘤生物学》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篇撤稿声明称:“根据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建议,出版商和编辑决定撤稿。在经过彻底调查之后,我们相信论文在同行评审环节中有违规操作行为。”
此次撤稿已经不是中国作者第一次以涉嫌“同行评审中涉嫌造假”为由被大规模撤稿。2015年8月,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论文均出自中国作者。早在2015年3月,英国出版社BMC宣布撤回43篇学术文章,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在这两起“撤稿风波”中,出版商均给出了“同行评审中涉嫌造假”的理由。
据中国科协官网的报道,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肿瘤生物学》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被撤论文。
107篇被撤医学论文涉数十个国家级资助项目,谁来追回经费?
107篇中国作者的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其中大部分作者均为医院医生。中国医学界可谓既失荣耀,又损经费。
除了国内学术道德再遭重创外,这些论文背后,由纳税人贡献的科研经费也可能受损。
《财经》杂志记者统计这批论文发现,107篇撤稿文章中,共有38篇标记了资助方。其中,其中有2篇获得“973”计划资助,1篇由“863”计划项目,27项/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此外,还有1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以及25项省级、2项市级、6项其他科技项目资助了相关论文。
从资助资金看,其中一项“973”计划项目的资助总金额高达2900万元。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资助金额超过一千万元。
“一篇文章出问题、被撤稿,并不能否定一个科技项目整体的完成,但是一旦完成对撤稿文章本身学术价值的评估,资助项目主管部门是可以估算出经费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