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图,超过1000万票房的影院数量占比为20.6%,却贡献了58.5%的票房。
并且,再看体量,全行业所有的媒体,包括内容、院线、游戏、IP 等,公司市值之和已经比较大了,这已经不是之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而且不仅基本面演绎,连市场演绎也很厉害,过多的资金堆积在这里面,尽管需求端可能还有稳定的增长,但是供给增长过大过快,导致变成了红海。
2017年,仍然有地产公司、娱乐集团新进跨界整合资本涌入,目前已有超过30家房企跨界开建影城,恒大、华润等位列其中。其中泰禾集团定下了未来两年内,开业及签约总数达230家影城的发展目标。地产企业发展电影院的优势在于资金支撑、品牌效应及购物中心业态协同,但在行业熟悉程度以及管理能力上有所欠缺。长期来说,资本热度褪去后,龙头公司有望凭借运营管理优势,主导行业整合,推动头部集中化。
综上,个人认为目前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未来具备运营管理优势或垄断份额优势的龙头公司有望胜出。在这个阶段投资电影行业上市公司,需要规避竞争力不足、估值虚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标的,寻找确定性、稳定性较高的标的。
2. 产业链、生意模式及竞争格局
电影的产出需要经历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
根据中国电影招股说明书,整个电影产业链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中国电影的业务涵盖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影视服务,覆盖了电影产业的上下游全部链条,属于纵向一体化经营。
再看分账流程:
首先,总票房抽出8.3%,其中5%归属于国家电影专项基金,3.3%为营业税,通常由影院方代缴,剩余91.7%作为净票房,分配给产业链上下游;
然后,抽出6.4%归属院线(91.7%×7%),45.9%归属影院,还剩余39.4%;
最后,发行商拿净票房的4.5%-9%,还剩余30%到35%,全部归制片。
乍一看去,发行是最苦逼的,分成低下,而上游制片和下游放映厂商分成不菲,似乎是最值得关注的子行业。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下面来分析:
上游制片制作领域,分为影视制片和影视制作两个模块。影视制片主要是策划环节,包括项目策划、项目筹备及制片管理;而影视制作主要是具体项目的实施环节。
这个细分行业的代表公司有华谊兄弟(2017影视娱乐业务毛利率39.9%)、光线传媒(2017影视剧业务毛利率44.0%)、博纳影业(2016电影业务毛利率52.1%)
从国内传统五大民营电影公司市场份额看(参与制作发行口径统计),五家公司均呈现波动较大的特点,格局不够清晰。
并且,从生意模式角度,尽管制作环节毛利率较高,但产出的不确定性较大,且成本端演员片酬占比较高,公司话语权不强,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上,并不是长期投资的良好选择。
相对来说发行环节比较值得关注。
电影发行业务是指电影发行方从电影制片方或其授权方取得影片发行权,电影院线从电影发行方取得影片一定时期内在该院线所属影院的放映权,并分发到所属影院使影片得以呈现于观众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影发行业务、电影营销业务、电影进口受托业务、电影出口业务,代表公司为中国电影(2017电影发行业务毛利率21.6%)、华夏影业。
尽管毛利率不高,但胜在垄断优势。根据国家规定,引进片按“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管理政策进行,由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唯一承担境外影片的进口业务,由中国电影和华夏公司两家进行发行,原则上两家公司各占进口分账片配额的50%,在操作上依据具体情况协商安排发行,可以双方共同发行或者轮流发行等。
也就是说,整个中国进口电影的发行环节,只能由中国电影、华夏影业两家公司承包。
2017年,尽管出现了《战狼2》这样的哥斯拉(56.8亿票房,第二名《速8》为26.7亿),但若不考虑《战狼2》及春节档档期优势,国产片仍面对进口片带来的票房挤占压力。要知道在2017年上映的466部影片中,国产片(包括合拍片)349部,票房占比53.8%;而进口片仅97部,却贡献了46.2%的票房,并且国产片票房占比从15年起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