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全民网红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值得一提的事,相关公司股价大都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
受事件性驱动影响的还有“一带一路”板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28国元首、政府首脑确认出席,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200多人。预计本次峰会召开将会带动一大批工程订单新签,之前的大量订单也有望加速生效。中国电建(601669)、中国中冶(601618)、天山股份(000877)、北新路桥(002307)、连云港(601008)等一带一路概念股开始发力,其中天山股份一周上涨超21%。
备受资金追捧的雄安新区概念股近来热度有所降温,相关个股盘中高位震荡加剧,如本周四雄安概念股一度上演涨停潮,但午后风云突变,首创股份(600008)、乐凯新材(300446)、泰达股份(000652)等多只早盘涨停股午后开板跳水,冀东装备(000856)、先河环保(300137)、庞大集团(601258)等大幅下挫,跌幅超3.5%,其中冀东装备盘中振幅高达12.88%,收盘跌4.45%。周五雄安概念股继续回调。
近日部分白马股遭遇滑铁卢式下跌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如海信电器(600060)、水井坊(600779)、双汇发展(000895)、比亚迪(002594)等,其中海信电器周二更是遭遇开盘直接跌停的极端走势。究其原因,业绩不如预期是此类白马股大跌的主因,如海信电器4月28日发布2017年一季报,公司2017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67.03亿元,同比下降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49.53%。此外,海信电器股价表现糟糕还和重要股东减持有关,证金公司在一季度一口气减持超过一半的持仓,也难怪海信电器股价创一年来新低了。
金融严监管及流动性紧张导致市场遭遇“倒春寒”,存量博弈之下如何调整投资思路?证金公司频频减持,救市资金要撤了吗?本期栏目将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5月2日,五一小长假归来的首个交易日,一向走势稳健、以“白马股”面貌示人的海信电器,开盘便直接被钉在跌停板上,虽然一度挣扎开板,但很快就重新封上跌停维持到收盘,股价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海信电器“马失前蹄”,除了一季度收益同比大幅下滑将近一半的基本面利空外,也和重要股东减持有关。除了第二大股东青岛海信电子减持587.62万股之外,另一个重要股东的减持更令人瞩目:原第四大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证金公司)减持1379.63万股,持仓减少到1217.55万股,退居第五大股东。由于证金公司在2015年股灾中扮演重要的救市角色,此前已经连续多季度持有海信电器,今年一季度一口气减持超过一半的持仓,让市场对海信电器的股价趋于谨慎。
证金公司原本是配合券商两融业务顺利开展的政策性公司,2011年注册成立时主要提供转融通服务。和“救市”二字挂钩是在2015年夏天的股灾中,证金公司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加至1000亿元,并获得央行再贷款和17家商业银行贷款和授信规模累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除了以“证金公司”的名义直接入市买股票之外,证金公司还委托10家公募基金成立资管计划,为A股走出股灾恢复相对平稳的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因为证金公司在2015年积极救市,其在一季度大举减持海信电器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不止海信电器,证金公司在一季度减持了多家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中国化学(601117)等多家公司更疑似被“清仓式减持”,退出十大流通股东的行列(表1)。
而类似海信电器那样,证金公司大幅减持但还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的公司,数量就更多了,基本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蓝筹股”(表2)。
证金公司一季度密集减持,是否意味着2015年的救市资金已经大举撤退,3300点一线成为难以逾越的“天险”?笔者认为,投资者要全面分析救市资金的意图和动向。2015年股灾很多投资者记忆犹新,大量股票快速跌停,许多杠杆资金被强平,割肉卖出一度都十分困难。救市资金当时的出手,救的不仅是价格更重要的是流动性,也就是让市场恢复正常买卖秩序。从最近一年多的情况来看,A股市场运行相对平稳,甚至还略有上涨,从救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已经实现了当时救市资金的初衷。救市资金的安排本来就是在股市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举措,并不是试图抄底逃顶与民争利。在救市资金的方阵中,证金公司及其资管计划加了杠杆,有偿还资金利息的压力,适当逢高减持,一方面可以套现偿还利息,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的持仓成本。
在市场相对平稳之后,证金公司的减持动作就一直不断,根据国联证券的研报统计,2015年四季度证金公司及其资管计划持股数量由2900只降至1600只,减持近一半;2016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两者持股数量由1600只降至1200只,减持四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证金公司一季度的减持只是延续以往的风格,并没有特殊之处。
除了减持之外,证金公司在一季度也增持了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同行业公司有增有减的现象。比如在券商股中,减持海通证券(600837)、华泰证券(601688)、方正证券(601901)的同时,也增持了中信证券(600030)、东方证券(600958)、光大证券(601788)等;银行股中,减持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光大银行(601818)的同时,也增持了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民生银行(600016)等;保险股中,减持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人寿(601628)的同时,也增持了中国平安(601318)、新华保险(601336)等。而有些公司则是在去年四季度减仓之后,今年一季度又重新增仓,如中国中车(601766)去年四季度减持6228.67万股,今年一季度又增持2425.62万股。从这个角度看,证金公司不排除针对部分行业和个股进行调仓换股、高抛低吸,今年一季度减持的股票将来也有可能再重新低吸买回,以此降低持仓的成本。
在优化配置、降低持仓成本的同时,证金公司通过适度回笼资金,也腾出了救市的空间和额度。证金公司不是“光吃不拉”的貔貅,而是进退有据的市场守护神。“在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下,证金公司腾出资金也为将来可能需要的救市再做准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救市资金并没有远去,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在守护A股市场。
在市场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证金公司选择适时减持,为真正的长线资金留下了操作空间。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证金公司的减持并不必然导致大跌,增持也并不是股价上涨的惟一保证。以券商股为例,证金公司减持的方正证券在一季度上涨了6.71%,减持消息公布后股价也相对平稳;而增持的光大证券一季度反而下跌了4.19%,一来一往之间就相差了近11个百分点。类似的例子还有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也是出现了增持股下跌,减持股反而上涨的情况。而连续多季度被减持的贵州茅台(600519),更一举突破400元大关,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上市公司。因此,投资者对于证金公司正常的增减仓,应当多一份平常心看待。
好公司并不缺乏资金进入,证金公司减持之后依然会有其他资金接手。大部分被证金公司减持的股票,在消息公布之后走势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太多领先大盘下跌的例子。类似海信电器大跌的例子,更主要还是和公司基本面有关,如广深铁路(601333)、长城汽车(601633)等,投资者还需要更多从基本面找原因,而不能完全拘泥于证金公司的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