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

2024-01-10 08:44  来源:财经365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2023年6月中旬,香港政府宣布将有限度输入外来劳工,以应对本地建造、航空、运输等多个行业及工种劳工短缺的现实。这轮输入劳工计划的配额上限为两万人

  原广州公交车司机傅鸣,生活在珠海的陈芳昱,生活在江门的庄玉华,都是通过这一计划,拿到了香港机场的聘用通知。

  在应聘香港机场的工作之前,陈芳昱在澳门一家眼镜店做过三年销售,收入一万多元,工作相对轻松,晋升空间有限。香港输入劳工的政策落地后,她看到了劳务公司的招聘告示,通过面试,应聘上香港机场的客服岗位,“大企业,应该有晋升的机会”。

  相较澳门眼镜店的工作,陈芳昱新工作的收入明显有提升,三人皆是如此。傅鸣在广州月收入四五千元,应聘的香港机场牵引车司机岗位,月薪1.8万港币。庄玉华跟陈芳昱一样,申请的是香港机场的客服类岗位,月收入不低于1.7万港币,她之前在江门的工作工资也是四五千元。

  与内地工资水平相比,三人的月薪极其诱人。只是,与高收入相对应的是高支出。林宝云在香港做了七八年工地劳工,几乎不用支付居住成本,日子过得非常节俭,即便如此,“每月日常开销也得一万多港币”。

  去澳门打工的“珠海人”

  陈芳昱、傅鸣、庄玉华都在等待香港劳务签证。

  根据政策,内地劳工要应聘香港工作,需通过经商务部批准的14家对外劳务企业。陈芳昱在香港机场的工作,首期劳务合同是跟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期两年,她每年要向中介公司支付4800元的费用。

  好在,两年期满,她可以跟香港机场直接签订劳务合同。不同劳务中介收取的费用也各不相同,傅鸣的中介费用高达1.8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香港机场的劳工输入计划,涵盖10个人手短缺特别严重的前线工种,包括地勤人员、机坪服务员、机舱服务员、仓务处理员等。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

  本轮劳工计划公布后,香港政府也一并提出了“香港工作、内地居住”的即日往返模式。根据规划,大部分机场外劳会在内地居住,由机管局统筹每日跨境交通接送,但交通费用会由外劳自行承担。针对建造业工人,建筑商可安排工地宿舍或中央宿舍,港府将元朗潭尾小区隔离设施改作中央宿舍,由建造业议会管理

  事实上,准许受聘的外劳放工返回内地居所这一做法,香港参考的是澳门的外劳政策。“跨境做工”在珠海、澳门两地司空见怪,据澳门劳工事务局统计数字,截至2023年2月底,澳门约有15.2万名外地雇员,其中来自内地的约10.6万名,占比近七成。澳门海外劳工协会会长林路宁曾透露,撇除居于雇主家的家佣,估计约85%来自内地的雇员居于珠海。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2

  刚毕业时,陈芳昱在珠海做电话销售,“早九晚八,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干了几个月她便辞了职,结婚做了全职主妇,孩子出生后,她通过劳务中介,应聘上澳门眼镜店的工作,“不想在珠海干,工资太低了”。

  陈芳昱在澳门眼镜店的销售工作相对轻松,不过工作时间较长,“要求在店9个半小时,来回通勤还要3个小时”。在澳门工作这三年,她每年要给中介公司缴纳4800元的管理费,澳门雇主不承担社保支出,她要在珠海购买灵活就业社保

  在澳门工作时,陈芳昱不少同事来自江门、茂名等地,他们在珠海租房,跟陈芳昱一样每日两地往返,以节省居住成本。跟陈芳昱同店上班的另外两名女性,都来自珠海,其中一位是验光师明明,原本在内地做验光工作,月薪六七千元,去了澳门后她还是做同样的职业,月收入有一万三四。眼镜店的工作十分稳定,明明已经在店里工作了七八年,“不会说随随便便把你开了”。

  陈芳昱每月有5天休息时间,节假日另算。虽然不能双休,但她觉得,自己的休息状态比在珠海上班的丈夫强,“我们休息就是休息,一天不看手机也没事,他周末一天24小时手机不离手,说开会就要开会”。

  陈芳昱不想再考虑内地的工作机会,“工资太低了,都不够我花的”。她三十多岁,已婚已育的身份,也让她觉得在内地职场缺乏竞争力,“国内招人比较喜欢应届生,实习生,你又没有像程序员那种技术,你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工资没传说中高,花销比想象的多”

  对于未来在香港的工作状态、生活成本,陈芳昱等三人还没有多少概念。

  陈芳昱计算过,去香港工作,通勤成本比去澳门高了许多,香港机场提供的员工班车,往返珠海每月费用2900元左右,澳门珠海两地通勤一个月只要600元,“各项成本扣除下来,好像收入也没有涨”。庄玉华打算在香港租房,租金将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傅鸣则计划去珠海租房居住。

  在香港做扎铁工的林宝云,在当地生活了七年多,她对香港的谋生环境、生活成本,赚钱机会以及不尽人意之处,有着深切的体会与理解。

  林宝云父母在香港生活多年,直到香港“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移民政策放开,林宝云才得以赴港谋生,而后一直在当地从事蓝领工作。林宝云住在公屋,居住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常生活精打细算,“几年都没买过一件衣服”。即便这样,她“每个月花销怎么也得一万多港币”。

  (备注:扎铁,Reinforcement Fixing,是土木工程的一个专项工序,工作内容是在待建的建筑物之混凝土墙内,先建一个由钢筋及铁线扎成的架(粤语俗称“花笼”),给予这些建筑物重力墙有更强的承重能力。)

  林宝云去香港做工,同样是想“挣多点钱”。她中专学历,离异后独自带着孩子,去香港前在深圳的月薪只有两三千元,当时她四十多岁,孩子在深圳读高中,“日子根本熬不下去”。

  林宝云原籍宝安,爷爷和父亲早年去了香港。爷爷心疼留在宝安的孙辈,80年代在罗湖,给林宝云姐弟几人买了一套房子,他们的户口也从当时的宝安县迁入罗湖,“后来宝安划进特区,城中村分红、拆迁那些,我们都没有份的”。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3

  初到香港,林宝云两眼一抹黑。亲人当中,大弟和三弟都在深圳,二弟刚到香港一年,父母年纪大了,给不了她多少建议,她不知道该从哪里讨生活,“别说我这样的学历,就是大专,在香港也没有人认的。你没有好学历,在香港赚钱也不容易。”

  “网上说香港工资有多高多高,好像遍地是黄金。说老实话,港还有很多工作,工资一万刚出头,甚至还不到一万港币。就是在香港政府单位做个文员,一个月也就一万多港币。”

  亲戚建议她去做security(备注:职责与保安相近),她不愿意,这个职位一天工作8小时的话,月收入不到一万港币,再说,在一个地方坐一天不能动,她熬不住。

  在屋里闲着不是办法,没有什么门路的林宝云,跟着一个远方亲戚,入了装修这一行。她在装修工地打了6年零工,“洗玻璃、刮墙皮什么都干”,日薪600港币。她和二十多个女人,跟着一个“大家姐”,其中年龄最大的姐姐已经69岁了。“大家姐”认识很多装修公司,总能揽来源源不断的活儿,“头一天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就有活儿干,一个月起码20天有工做”。

  在香港打零工,保障也是一个问题。林宝云做装修零工那几年,没有雇主为她购买强积金(备注:类似于内地养老社保)。去年10月份,林宝云一个姐妹阿玉,做装修时从楼上摔了下来,受了重伤,需要做手术。阿玉找到装修公司,希望得到工伤赔偿,装修公司本就购买了团体性质的工伤保险,可一旦跟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公司来年的保费就要涨。因为这个,装修公司不愿意为阿玉争取理赔,双方为此扯皮到现在。

  1年多前,林宝云进入建筑工地,成为一名扎铁工。刚入扎铁这行的新人,人称为“白纸”,即什么都不懂。在香港建造业议会学习四个多月,拿到扎铁中级牌照的工人,被称为“靓仔”。在扎铁这行做过几年,但没有中级牌照的工人,人称为“大靓”。经验丰富又有工牌的工人,才被称为“师傅”。“薪酬的高低,跟牌照和经验相关”。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2022年10月公布的信息中,扎铁工人的日薪为2600港币,“实际上工人拿到手的,没有这么多。”

  林宝云还是“白纸”时,日薪1100港币,随着经验技术提升,现在她的日薪达到1250港币。就林宝云了解到的情况,跟她同一个工地的老师傅,日薪是2200港币,这是他们工地上最高的工价。另外,工地做地基的时候,雇主请过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只干了几天,每天工价2440港币,其中40港币要付给中介,“他这种只干几天的,属于散工,雇主不给买强积金。我们这种,一般会干到项目结束,属于长期散工,雇主要给我们买强积金。”

  林宝云认为,政府公布的工价里,计入了一部分隐性成本,比如某个工人受伤,需要休息几天,他仍然可以领到原薪酬的70%到80%,雇主为了如期交付工程,可能还要多雇一个工人。另外,林宝云观察,香港建筑工地上,女工起码占三分之一,不过,即便女工跟男工做同一工种,能拿到的日薪也比男工要低几百港币。

  香港谋生:吃得苦,捱得住,靠自己

  跟林宝云一起做装修工的二十多个姐妹,都是通过移民政策来到香港。“有些是父母在这边,大部分是通过结婚过来的”。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4

  一个内地人来到香港,不是谁都能接受工作机遇、环境的落差,也不是谁都能适应生活空间、日常习惯上的差异。

  林宝云的一位朋友,原本在深圳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活不算辛苦,两三年前,这位朋友投奔早几年去了香港的丈夫,她丈夫跟林宝云一样,也是通过超龄子女移民政策到的香港。

  朋友来到香港后,熟人介绍她去快餐店打工,她干了三天就辞了工。接着又有朋友介绍她去鞋店上班,她熬了一个月,又不干了,辞工的理由无外乎“站得累”、“好辛苦”。

  林宝云本来想着,朋友熬得住店铺工作的话,她就带朋友去做工地。看到朋友一连辞了两份工,她放弃了这个念头,工地可比鞋店、快餐店辛苦多了。

  年前林宝云看新闻上说,一个女人跟丈夫、孩子迁居香港,丈夫、小孩适应了当地环境,她怎么都不习惯,又回到内地生活。

  “听不懂,或者不会说广东话,在香港也很麻烦”。林宝云二弟也在香港做建筑工人,他现在做工的工地,有些工人来自内陆地区,普通话里可能带了家乡口音。弟弟在饭桌上跟她聊到这个就很苦恼,“很难沟通,他们的普通话我完全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他们也完全听不懂”,他说。

  林宝云刚到香港时,也不习惯,不说别的,屋子太逼仄了,“厕所一平方米不到,洗个澡胳膊都伸不开”跟香港很多人比,她和妈妈、二弟住在公屋,空间和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母亲在家里,能帮林宝云和弟弟做饭,所以她中午一般都带饭。弟弟只有晚饭在家里吃,早午饭都在外面吃,还要抽烟,一天的花销至少得三四百港币。

  林宝云不抽烟不喝酒,日子过得节俭,弟弟老是揶揄她,“你的衣服都是多少年前的,你也不打扮打扮”。

  她的钱赚得不容易,一次出门做工时,她在半路上摔了一跤,左边髌骨裂开了,她不清楚严重性,忍痛在工地上干了一天,别的工人看她神色痛苦,还以为她来了大姨妈。到了晚上睡觉时,她痛得躺不下床,咳嗽一下也觉得痛。第二天她去看急诊,拍了片子医生开了一周止疼药,看完病她接着上工,吃完了止疼药,她觉得痛感到了可忍受的程度,连止疼药也不要了。

  林宝云干装修工不久,已经把香港的边边角角跑了个遍。香港的交通成本,贵得令人咋舌,车费最高的一天,她花了100多港币。她住在新界,位于香港的最北边,这段时间她在香港最东面的工地上班,通勤距离漫长,她只能早上5点钟起床,因为弟弟用洗手间的时间很长,她得提前进去。洗漱完她5点50分左右出门,不塞车的话,到工地也要7点10分了,换换衣服,准备一下, 也到了8点钟上班时间。

  “下一个工地在西贡,比现在这个还要远,为了生活,只能起早贪黑了。”

  在香港干建筑工地,要有三宝——身份证、平安卡、工人注册证。林宝云是扎铁工,不同于普通杂工,她还需要拿到银卡——接受一天建筑行业相关培训,通过考试后发的证明。银卡涉及的课程不难,“有点文化都能过”,不过,她一个年龄偏大的朋友,不识字,考了四次都没通过。

  工地上的女工人,年龄至少在30岁以上,更年轻的女性,会选择工地上的文职工作,“坐办公室的”。上了年纪的工人,不少也在做耗力气的工种。工地上,最轻松的是开升降机的工人,干这活儿的一般都是女人,不过她们的工作时间被拉得很长,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

  其他的工种,即便是做杂工,也非常辛苦,林宝云在工地上做过三个月杂工,“说老实话,挺不容易的”。

  林宝云曾在一个私人的工地上做过一段时间,其中有一天下着雨,天气很冷,一对老夫妻负责清理外墙,有些地方没清理干净,他们需要乘升降机返工。如果请操作升降机的工人帮忙,那要给对方另外付钱。老夫妻跟升降机工人简单学习了操作流程后,便自己上手操作,“这在工地上其实是违规的,只有拥有操作合格证的人,才能操作”。

  老夫妻

去香港做蓝领人:月入2万多,赚的没花的快5

  林宝云父母早年间,也在香港工地讨生活,父亲做水泥工,母亲跟着父亲做小工,当时的雇主,不给他们缴强积金,只能自己出钱缴,父母只缴了一人份的强积金。老两口退休时,强积金账户里的钱,扣掉管理费,“到手的只有一点点”,他们现在主要靠以前的积蓄在生活。

  林宝云做了扎铁工以后,雇主才开始为她缴纳强积金。“强积金是超过65岁,就不让你缴了。积金局拿着你的钱做投资,有时赚,有时亏,65岁时你账户里剩多少钱,你可以一次性提出来。我弟弟的强积金账户,疫情期间亏了几万港币,他气得打电话到强积金管理局骂他们。”

  香港的公共医疗很“平价”,林宝云挂过几次公立医院的急诊,诊费100多港币,“在私立医院,看一次诊起码得300港币,有名的诊所、医生有些要一两千港币”。“但很多时候,你去公立医院看诊,做手术,要排很久很久的队”。

  疫情期间,有天早上,林宝云头晕目眩、上吐下泻,她想去楼下最近的私人诊所看诊,对方告诉她,当晚7点钟以后才有号。她又试着在政府医疗系统预约,平台显示当天的号已经放完。她身体太难受了,跟朋友求助,朋友告诉她,那个平台某个时间段可能会再放号,林宝云按朋友的指点,在那个时间不停地拨电话,总算约上了晚上6点半的号。

  前年,林宝云的母亲患上白内障,视力只有0.1了。他们原打算回深圳做手术,当时还在疫情期,来来回回太麻烦,最后母亲在香港一家私人医院做了手术。当时,母亲的眼疾手术,也在公共医疗系统也做了预约,“事隔一年半,还没有收到诊疗通知”。

  林宝云已经拿到了香港永居身份,不过按她的计划,她未来要回深圳养老。弟弟的老婆孩子也在深圳,将来一样要回深圳生活。

  这些年,林宝云的儿子一直在深圳读书、工作,儿子没有去香港生活的打算,林宝云也想叶落归根,在香港,她只是为了谋生。林宝云有个同学,读完大学后去了香港,她一直没结婚,父母、哥哥一家都在香港,她跟林宝云说,“像我们在深圳长大的,以后总是要回深圳的”。

  林宝云有个心愿,能攒下钱来,在深圳买个小房子养老。她和儿子在深圳有一套房子,她认为那是留给儿子结婚用的,“将来他有了小家庭,我们一个屋檐下,万一有磕磕绊绊也不好”。

  可是,看看深圳的房价,林宝云又觉得,想给自己攒出一套养老房,“估计也是不可能了”。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