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见到重逢,这条路很长,但我们想尽力缩短它。
2002年,孙冕在云南香格里拉遇到一位澳大利亚学者,他说在香格里拉有一个九龙乡,在这个彝族的村寨里,他们曾有一个传统的匠艺——漆器,但是当时漆器手艺已经断了70年。
孙冕知道后,先后出资七八万元,帮助村寨恢复漆器匠艺。
2003年,当他重访香格里拉时,时任县长的陈俊明拉着孙冕去看那个村,说村民都很想他。孙冕不解,问“村民为什么想着我?”陈俊明说村民恢复了断代了70年的漆器,非常感谢他。
那天,全村男女老少过来敬酒,孙冕逢酒必喝,当天他酩酊大醉,在车上嚎啕大哭,他说“我只是帮了这么一点点忙,何德何能让他们对我这么感恩戴德。”
从此以后,孙冕心中多了一颗种子。
63岁的时候,孙冕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走得那么匆忙,当我们回望故乡的时候,没有了乡愁,把他乡当故乡。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说出故乡泥土的味道,说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何方?”
2016年,这颗种子成功破土萌芽,长成一部收视率领跑全国的文化类纪录片——《百心百匠》。节目中,孙冕带着多位明星名人探访民间匠人,一对一学习传统技艺。
琴本无情,琴音有心。琴师所能左右的,不过是一张琴沉浮于世的须臾片刻。而一张古琴音色高下,则与斫琴师整个斫琴过程密切相关。
裴金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老琴音调如初,把世世代代的历史记忆带去下一个百年。
有一次,裴老的一个长沙朋友送来一张制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的老琴,在修复工作即将完成时,一个北方朋友又送来了一张古琴。神奇的是,这两张琴,居然是在同年同月同日,由同一个人制作而成的。
益王朱厚炫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命琴师涂桂制作了这两张琴。它们分别了447年以后,在裴老家里机缘巧合地相遇了。
1564年,对于当时的大明朝而言,它日后最大的敌人努尔哈赤,刚满5岁。在这之后的几十年内,努尔哈赤的铁蹄将踏虐这个帝国,并把明帝国王孙贵族的精美器物收为己有或践踏粉碎。
这两张益王琴,在经历了朝代更迭、战火纷飞之后,辗转离散,留存至今。447年后,他们又重新在当代古琴大师的手上重逢。
修复完成后,裴老把这两张琴放在一起,让它们叙叙旧,这么久没见了,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
没有人知道它们经历了多少劫难才能够保存到今天,也不知道它们还能在时光里存在多久。
四平八稳,严谨规整,处处有规则,又自在和谐,这是宫毯的写照,也是匠人的。
从一团线到一张毯,宫毯匠人们在亿万次不断重复的动作中,完成了古老技艺的传承。
周小寒就是其中一位。他从事传统宫毯制造、修复、收藏工作已有30余年,为了还原宫毯技艺,他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其中。在一丝一线的经纬中,试图追寻着古人的足迹。
1976年,一个英国贵妇人到美国定居,在纽约第五大道一个犹太人的画廊里,她花18000美元买下了一块地毯。因为她发现在1910年建立的洛克菲勒画廊博物馆里面,有一块和这块一模一样的毯子。用她的原话说:“就像是孪生兄弟一样。”
几年前,周小寒从这位英国贵妇人手中那把地毯买了回来。“你看它的边位,都是宁夏的做工。但是修理的时候,外国人把边儿给裁了……”他的眼神里面,有心疼,也有愧疚,仿佛在说,“要是再早几年……”
这两张产于1840年之前的宫毯,在鸦片战争后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流转了170多年后,终于有一张带着一身的时光印记回到故乡。
两张宫毯上相同的缠枝牡丹图案,都诉说着平安吉祥,一张在洛克菲勒博物馆,一张在北京手工宫毯工作坊。170多年不见,不知道它们是否记得彼此,也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
《百心百匠》纪录片里,满满都是时光和器物间的故事。
在《百心百匠》第二季的筹备过程中,制作组发觉有必要把第一季台前幕后的整体总结和记录整理成书。因为有限的节目时长,无力承载所有器物背后的悠长故事,那些来不及讲的细节,都被收录进《百心百匠》一书里。
这本书包含着节目中嘉宾拜匠人为师的故事、传统技艺的介绍、嘉宾和匠人的采访实录等节目中未曾公开的珍贵资料。
2016年,感激与你初见, 2018年,我们终将重逢。(来源:吴晓波频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