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外资大规模撤离?三组数据看真相

外资大规模撤离?三组数据看真相

2023-10-04 10:51  来源:证券时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北上资金持续逃离中国股市,8月~9月合计净流出超1200亿元;另外,市场充斥着“贝莱德认怂走了、挪威主权基金认亏走了”等各种负面传闻,对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冲击。

那么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为代表的外资是真撤离A股,还是恶意做空者的夸大其词?我们用数据来打破这些“谎言”。

真相一:2023年二季末持股公司家数较2022年末增加

根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数据,QFII持有761家A股公司合计96.67亿股的流通股本,持股数量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但超去年同期水平;持股公司家数较2022年末增加50家;持股比例中位数0.91%,较2022年末略升。

按照持有的流通股比例来看,2023年二季末QFII较2022年末加仓146股,加仓幅度居前的有诺思格、满坤科技、漱玉平民等;减仓188股,如奥普特、杭可科技、瑞丰新材等。

事实上,早在此前QFII也有过减仓。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2018年末QFII的持股公司数量、持有的流通股数量较2018年二季末也有大幅下降。2022年二季末的持股家数及持股数量较2021年末也有所下降。

截至2023年二季末,QFII持仓市值维持1200亿元以上,较2022年末下降10%左右。假设7月~9月QFII大幅撤资,可能会带来A股流动性、估值的剧烈变动。数据显示: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过去3个月的市盈率窄幅波动,换手率下降明显。

整体来看,所谓的“外资撤离”或许仅仅是QFII的调仓行为。不可置否的是,2023年二季末QFII持仓1432.53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超250亿元。不过有公开资料显示,部分外资机构投资A股出现亏损,因此持仓市值的下滑或与股价下跌有一定关系。

真相二:外资机构未撤资,挪威中央银行:对中国投资不变

在众多外资机构当中,资产规模较大或知名度较高的资管机构的持仓最受投资者关注。证券时报·数据宝以持仓规模较大或知名度较高的16家外资机构来看,瑞士联合银行、科威特政府投资局、高盛国际等5家QFII机构2023年二季末的持仓市值较2022年末增加。新加坡华侨银行、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法国巴黎银行持仓市值稳居前三,且持续超过百亿,其中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持仓市值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旗下产品贝莱德全球基金2023年二季末持仓市值超32亿元,较2022年末小幅下跌。被誉为投资界“奥丁”的挪威中央银行持仓市值及持有股票数量均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二季末其持仓市值仅剩6.93亿元,最新持仓5股中,海信家电等4股获加仓,钧达股份持仓不变。

需要补充的是,贝莱德此前因关闭中国灵活股票基金而被市场误认为撤离A股,9月7日,贝莱德方面回应“由于上述基金的规模收缩至仅约2100万美元,考虑到管理成本等问题,贝莱德此前关闭了这只基金”,从中国撤资消息不实;另外,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官网信息显示,“已启动了关闭上海代表处的流程。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保持不变。” 该机构表示,这一决定是出于运营考虑,不会影响基金的投资战略及其在中国的投资。

真相三:QFII明显调仓,大金融消费遭减仓,科技、制造业获追捧

历史数据研究表明,QFII持仓持续多期以大盘、蓝筹为主,现阶段依然重仓大金融、大消费板块,但从最新一季的数据来看,QFII进行明显的调仓,大金融、大消费遭显著减仓,科技、制造业获追捧,加仓明显。

具体来看,2023年二季末QFII持有的电子行业流通股数量合计6.07亿股,较2022年末增加近7%;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增超10%;汽车行业增加超20%;有色金属行业同期持股数量增加超150%;通信行业同期持股数量增加近200%;钢铁行业同期持股数量增加超350%。其中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5个行业获QFII持续加仓。

与此同时,2023年二季末QFII持有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行业股票数量较2022年末下降超20%;非银金融行业下降超10%,银行板块下降近2%。其中,大金融、家用电器板块遭QFII持续减仓。

以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简称“科威特”)及高盛国际的持仓变动来看,科威特加仓机械设备、汽车、电子等行业公司;减仓股中,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公司扎堆;高盛国际新进持仓杭可科技、金盘科技、上海沪工等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公司。

理性看待外资撤离,A股仍具备投资价值

鉴于当前部分外资机构减仓的背景下,A股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团队发表报告称,中国股市有望在2023年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对中国股票维持超配,上文显示高盛国际持仓市值增加超8亿元。高盛认为,支持其这一观点的主要有五大因素,包括宽松政策提速、周期性改善、市场技术面向好、低估值和低仓位。

作为“聪明资金”代表之一,QFII自进入A股市场以来便一直受关注。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只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一样,QFII调仓动向既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也是对中国科技、制造业的肯定。因此,“外资撤离”这一观点过于片面。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短期内的确被低迷的成交额、市场情绪所困扰,不仅要理性看待外资减仓的影响,也要看到中国股市的潜力和吸引力。

首先,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成份股2022年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接近11%,与过去两年基本持平,较2019年低1个百分点左右,即相关成份股的盈利能力并未发生大幅下降。

其次,市盈率低于历史中位数。沪深300指数当前最新市盈率11.52倍,远低于过去20年间PE中位数13.31倍。

最后,韧性依旧、趋势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面扩大,截至9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回升,系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扩张力度增强,企业生产经营向好,制造业企业、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和市场恢复信心较强。

信心堪比黄金。目前A股市场监管趋严,从严落实减持新规,严查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东回购、增持持续进行,对于稳定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二级市场活跃性、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