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出现2亿元融券“卖盘”,被市场质疑“做空自己”,并引发了限售股出借是否意味着绕道减持的巨大争议。
9月19日,证监会就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即遭巨额融券卖出事件做出回应。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并进行了核查。根据目前核查情况,金帝股份上市首日的融券业务符合当前监管规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
上述部门负责人强调称,证监会对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行为严格监管,明确要求相关主体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变相减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合谋进行利益输送,一旦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
对于市场反映的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阶段性出借股票的规则,证监会表示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论证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限售股之所以限售,是因为获取了公众投资者没有获得的利益或优惠。当前环境下,应当尽量让政策天平向公众投资者适度倾斜,以全面提振投资者信心。
未发现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
9月1日,金帝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发生458.32万股融券卖出,成交量约占流通股十分之一,卖出金额达到2.21亿元。
而金帝股份首发发行结果公告显示,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本次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总计两份,合计获配470.09万股,获配金额为1.02亿元,限售期为12个月。
对比金帝股份上市当日融券余额与其资管计划规模,两者相差仅11.77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限售股借出后,金帝股份股价立刻大幅下跌。金帝股份发行价格为21.77元,上市首日最高冲至61元,涨幅达175.61%。但随后盘中回落,最终收报48.27元/股,涨幅121.73%。
第二日股价有所上涨,第三日起开启持续下跌,截至9月15日,股价跌至33.40元/股。
此后,金帝股份被市场质疑“做空自己”,并引发了限售股出借是否意味着绕道减持的巨大争议。
9月15日,金帝股份表示,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资产管理计划签署资产管理合同,与市场参与各方一样,需要遵守各项法律规定和相关交易规则。
对于上市首日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有关事宜,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战略配售;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可以按规定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出获得配售的证券。
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新股上市初期流动性,抑制价格过度波动。战略投资者出借的证券到期后,将收回全部股份、仅获得出借收益,并继续作为限售股管理。
经证监会核查,金帝股份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在上市首日由资管计划通过转融通业务将股票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再由证券金融公司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124名投资者(包括35名个人投资者、89家私募基金)依规从13家证券公司融券卖出。
上述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核查情况,上述融券业务符合当前监管规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证监会对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行为严格监管,明确要求相关主体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变相减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合谋进行利益输送,一旦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
限售股出借存争议
对于市场反映的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阶段性出借股票的规则,证监会表示,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论证评估。
早在2019年科创板开板时,为扩大融券券源,监管部门作出试点,规定参与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持有期限内的股票可参与证券出借。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该规则扩展到主板。
据悉,战略投资者限售股出借后,按照无限售流通股管理,借出期限届满后,借入人应当将借入的股票返还给战略投资者。
这一举措是旨在解决A股市场长期融券来源不足、融资与融券“长短脚”发展问题。同时为券商更好开展融券业务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多空平衡,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促进交易活跃度和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但是,在当下较为低迷的市场中,这一制度引发市场担忧,有一种观点认为,融券前后股票的性质不应该发生变化。
9月18日,千禾味业、敦煌种业、科净源等数十家股价低迷的上市公司通过公开渠道对市场作出回应,均称不存在出借股票给券商做融券业务。
有私募人士表示,转融通出借不能算做减持,因为股东持股没有变动,但是通过融券来实现变相减持是较为容易操作的举措,“建议在发行时应标注明确可转融通,并揭示风险,或转融通延长同期锁定时间。”该私募人士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限售股之所以限售,是因为获取了公众投资者没有获得的利益或优惠。当前环境下,应当尽量让政策天平向公众投资者适度倾斜,以全面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