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不得不提到“国产化”的话题。航空工业的“粉丝”们恐怕不会忘记C919项目启动之初“国产化率大于10%即可”的低标准,即便是这样的低要求,当时也被一些资深飞行器爱好者认为不易实现。如今,交付下线的成品,不仅拿到了570架的订单,还拥有高达近60%的国产化率。
有人质疑,核心发动机等部件全都来自“进口”,C919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国产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C919的机头来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机翼来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前后机身来自南昌洪都航空(19.990, -1.02, -4.85%)工业集团,后机身前段来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至于大飞机的“内核”,如发动机、通讯导航设备等,C919飞机选择了两条路——一是国外原厂,国内合资;二是原装进口,到一定程度实现部分国产,最终实现全部国产。
“最终实现全部国产化”是中国商飞购买原装进口产品时设置的“技术市场门槛”,也就是说,一旦某项产品被中国商飞采购,那么它最终的“出路”只有一条——逐步国产化。这是产品生产厂商与中国商飞之间的基本约定。
很多人认为,把一些进口的产品组装起来,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发现,对于已经有30多年没有碰过民用大型客机研发的中国人来说,C919的设计生产、制造达标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新和挑战。
以纤维材料为例,C919机身的15%采用了树脂级碳纤维材料,这是民用大型客机首次大面积使用这种材料,而这种材料在传统大型客机中的使用率只有1%左右。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飞公司”)飞机总装车间副主任高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树脂级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同等强度的前提下,它的重量能比一般传统材料轻80%;它的疲劳寿命也更长,一般金属银材料的使用寿命为20年或6万个飞行小时,而它可以达到30年或9万个飞行小时,结构寿命可以提高50%。
不过,这种材料被用于飞机制造中,要求的对接精度,比火箭还要高出三四个数量级,靠传统的量具来实现“精度”的方法,不适用了。
在C919的制造过程中,中国人第一次实现了大部件的自动对接,通过激光定位和跟踪法,能使对接精度比过去高出两个数量级。
上飞公司制造工程部副部长王辉告诉记者,制造工程部就相当于是一个“翻译”,它要把上游飞机设计公司的图纸,翻译成一线工人能看得懂的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即便这样一个小小的、不起眼儿的步骤,中国人都要去国外取经。
在C919开工前,上飞公司与麦道合作生产制造过麦道82和麦道90机型的飞机,这一过程中,麦道提供工艺流程,上飞公司负责生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麦道的合作,使得上飞公司制造工程部逐步成长,最终才能独立掌握工艺流程。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屑,不就是造个“壳”么?“芯子”有多少是中国人的成果?
30岁的周琦炜对此最有发言权,C919上所有与电缆有关的部门,全都归他和他的团队管理。团队共有24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但他们承担着一架飞机正常运行最关键的环节——725处线缆的排线布管,15万个零件的安装配组。
这些线缆,就像人体中的“神经线”“血管”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器官”故障。显示器可能不亮,油门杆可能控不住,操纵杆可能会失灵……而所有布线,并不是一张图纸就能解决的。
“图纸是主观设计,一切以实物为准。”周琦炜告诉记者,布线常常要向设计团队反映实际情况,很多设计思路在实际布线过程中不能实现,这种时候,布线团队也要承担一部分“设计功能”,向设计师提出修改、反馈意见,再等待设计师重新出具更符合实际的图纸来,“没有天赋,干不了这活。”
张弛是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研”)未来产品与技术研究团队的副组长,他和团队负责C919的“未来机型”。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颇为梦幻的名字——梦幻工作室,负责“灵雀”项目。
“灵雀”项目,说通俗些,就是设计研发缩小版的大飞机,这种“灵雀”飞机更具有未来感,无人驾驶,体积极小,一架飞机的成本只有C919的百分之一不到,但它承载着中国大飞机梦的未来。灵雀飞机,是一种缩比验证机型。造一架大飞机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并承担创新技术领域的高风险,但缩小版的“灵雀”,成本低,可以更加“梦幻”。
最新款“灵雀B”的外型,与C919、波音、空客的任何一款机型都不一样。它的机身和机翼融为一体,更加经济舒适,它的尾翼只有两片,比一般的三片尾翼飞机阻力更小。
这个全部由30岁左右青年组成的团队,如今正在为解决机票贵、飞机油耗大这样的世界性难题而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