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四大件”到中国“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正在以其全新的运营模式成为中国居民继公交地铁、小汽车外的第三大出行方式,同时随着ofo与摩拜两大中国共享单车巨头踏足海外扩张之路,全球共享单车市场也正在被迅速激活。
共享单车以其便捷舒适、节能环保、智慧运维等特点深受全球用户喜爱,其本身就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让用户欲罢不能。目前,共享单车活跃用户已遍布全球,其中,以中国、新加坡为主的亚洲地区最为火爆,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次之,美国市场也热度初起。
Cheetah Lab(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显示,在海外市场,ofo海外版App最新周活跃渗透率为0.0187%,稳居第一。摩拜和oBike的最新周活跃渗透率分别为0.0107%、0.0106%,中国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bike和美国共享单车品牌LimeBike分列第四、第五。
另据猎豹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2.27亿,预计未来两年将达到3.06亿,海外市场仍有5-10倍的增长空间。
面对巨大的市场增量,共享单车行业可谓虎狼环伺。不仅有来自中国准备大肆开疆扩土的ofo与摩拜,各国的共享单车企业都在跃跃欲试,试图分食这快巨型奶酪。据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000家公司涉足该行业,其中,具有代表性oBike、LimeBike、Pony Bikes等企业实力不容小觑,另外,国际出行巨头Uber也在伺机入局。可见,中国共享单车企业的出海之路必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对抗。
首先面对的就是本土企业的顽强抵抗。新加坡是ofo、摩拜海外扩张的第一站,他们最大的阻力就是本土品牌oBike。当时,oBike已经凭借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成熟化的服务体系占据了新加坡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摩拜与oBike虽仅一字之差,但市场地位却千差万别。直到去年9月份,ofo在摸清用户习惯,打通政府关卡,以校园+城市的模式放大单车投放量后,情况才发生戏剧性的转折。由于ofo骑行体验极佳、线下运维精准、价格优势明显,自9月份ofo海外版App周活渗透率就开始持续飙升,一个月后反超oBike,此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至今已增长近9倍。
其次,来自有桩共享单车企业的狙击也不容小觑。法国有着悠久的自行车共享历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以其低廉的使用价格在法国拥有较高的市场渗透率,目前已拥有1750个站点和23600辆自行车,同时,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满足市场需求,还推出了线上查询租赁app“Vélib'”。
来自中国香港的Gobee.Bike就因水土不符宣布退出法国市场。ofo入驻巴黎时已经在全球19个国家超250座城市开展运营,拥有全球不同地域、国家、文化环境中超2亿用户的服务经验,对本土化运营、用户开拓和海外市场竞争手法都相对成熟,所以ofo虽然不是第一个入驻法国的共享单车企业,但却凭借自身经验,完美抵御来自velib和oBike、Pony Bike的双重夹击,抓住有限的市场空间,实现逆袭。
另外,城市政策、地理环境和居民交通习惯也会对中国单车的出海造成阻碍。美国是对共享单车投放控制最为严格的国家,只要涉及单车项目,都需要先和政府沟通,获得许可后才可落地,“先上路,后规范”的套路在美国市场恐怕行不通。不过,国内共享单车也迅速适应了这样的政策环境,并在美国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2017年8月,ofo进驻美国西雅图,成功获得美国当地主管部门发放的运营许可证,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城市中运营的中国共享单车企业。
中国共享单车的海外扩张之路,显然不会一帆风顺,不过ofo和摩拜依托海外市场的先发优势,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阶段性成果。截止2017年底,ofo已入驻全球21个国家,运营城市超250城。摩拜至今也已入驻11国。ofo和摩拜不仅在全球市场排名高居前两位,也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国家拓展经验,为应对各种类型的海外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3月13日,ofo小黄车还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资本的加持必然会为ofo的全球化发展目标提供更强力的保障。有理由相信,未来在全球范围内会有更多的用户选择中国的共享单车,中国的共享单车企业也会成为全球竞争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