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互联网圈最劲爆的事件,或许就是“区块链私享遭泄露,徐小平悬赏害群马”。
号召被投企业“立即动员全体高管拥抱区块链革命”的内部发言流出,导致徐小平不得不公开解释,并拿出比特币悬赏爆料人。幸好,消息发出后当天这桩悬案就告破。
真事也好,营销也罢,反正一下子全互联网都知道真格要进军区块链了,这一新“网红技术”也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想要分一杯羹。作为一个爱讲真话的人,我还是忍不住泼点冷水:大势所趋,不意味着是一门靠谱的生意。
VC或投资人所看中的方向确实是未来势头所在,值得了解和学习,但人云亦云、一听说机会就破釜沉舟砸进去,那就是去给大佬们交智商税抬轿子。
我一贯认为,实践案例是观察互联网伟大创生的第一窗口。苏宁能历经三次转型,成为技术领先、模式创新的新业态,与张近东个人的眼界高度和对商业的理解密不可分。今天就不妨以张近东为例,八一八企业家究竟该如何把握风口,引领企业完成华丽转型?
【大环境放缓仍显强劲,苏宁的案例价值】
像苏宁这样的勇于变革的企业,经历改革开放、互联网、智能物联网等数次产业深度变革而屹立不倒,是我一直关注的转型成功案例。2017Q3苏宁整体营收1318.82亿,同比增长26.98%,净利润同比增长321.23%。什么概念?
2017年Q3,阿里巴巴集团总收入是532.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京东净收入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反观美国,零售巨头亚马逊营收增长34%,净利润同比增长仅有2%。
数字不会撒谎,再联系今年经济增长变缓、电商趋冷等大形势,苏宁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优异了。2017年线上市场已经基本趋于饱和,资本市场对电商的未来想象和期待不再像之前那么高。在多家券商的财报评估中,经常能看到“线上销售增速放缓”之类的风险提示。不仅传统企业在转型,电商平台也在转型,苏宁的智慧零售、阿里新零售更是你追我赶地抢地盘。
某种程度上讲,具备深厚线下基因和电商转型经验的苏宁,可能是最稳的一名选手。有人将其比作“沃尔玛+亚马逊”的组合体,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而苏宁2017年的种种表现也证明,“智慧零售”在下半场是走得通的。
用张近东的话来说,“智慧零售已成为零售业的未来趋势,成为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最好的嫁接”。
【逃脱“增长陷阱”,苏宁凭什么?】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日趋饱和,营收的边际增长效益递减,成本的增长超过了营收的增长,利润率持续下降,企业就会面临高成本下的低增长,甚至不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盈利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增长陷阱”。
这也是为什么,苏宁动辄交出几十上百增长率的成绩单,而亚马逊等成熟市场环境下的商业巨头利润同比增长只有个位数。为什么苏宁可以逃脱大企业的“增长陷阱”,甚至碾压一些新兴商业体?我认为这是张近东的两大战略加持。
首先是产业协同战略。2017年,苏宁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线下可比店面增加至1521家,线上电商用户也保持了83%的增长率。与此同时,苏宁的仓储及相关配套也达到了628万平方米,快递网点覆盖了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810个区县城市。其他产业的社会化营收达到了144.83%的增长,金融总体交易规模增长率更是高达174%。
苏宁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保证了多条腿走路,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单一领域触达天花板增速减缓的风险,才有了2017年漂亮的成绩单。
其次,智慧零售战略也证明了张近东的眼界和布局能力。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零售业新的打开方式。从2009年苏宁就开始走上转型之路,实施O2O战略,成功从传统零售业巨头变成一家互联网企业,并奠定了其在“电商三国”的位置。近些年来,苏宁互联网转型走向纵深发展,其开创的 “智慧零售”模式开始引领行业。
2017年1-9月,苏宁线下新开店面105家,线上电商交易规模高达807亿元。12月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更是要与国内300多家房地产企业合作,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两万家门店、实体商业面积新增2000多万平方米。
而在后端,苏宁也与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无人零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用户体验,从而降低复杂的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前端体验升级、后端技术加持、终端供应链优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并非一两个企业要面对,而是包括阿里、苏宁、京东、永辉等等所有互联网与非互联网的零售玩家都要参与其中。
零售是一个成熟而系统的复杂商业生态,想要拥有未来,首先要尊重市场、尊重规律。苏宁三次成功转型,既有张近东力排众议之决心,也有苏宁二十年厚积薄发的势能,这无疑为喜欢追热点、追风口的人提了一个醒。骐骥一跃,非一日之功啊。
【苏宁模式终极启示:转型要学张近东】
真实的商业,是少数幸运儿的残酷战场。如何穿越媒体跟投资人营造的表层光环,直抵趋势背后的残酷本质,进而挖掘出真实的矿藏,很难按图索骥。结合苏宁的转型,我提炼出一点线索,仅供参考:
首先,成功不可复制。时代红利转瞬即逝,对于企业家而言,既要借风,更要能够造风。张近东说过,“趋势取代优势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逃脱不了的宿命”,无疑是对大势的精准判断。苏宁的“智慧零售”,就是张近东通过对未来消费潮流把握所提出的战略,带领苏宁在原本的优势上二次迭代优化,成功转型。
想做造风者,就需要具备高于常人、远于当下的眼光和格局。张近东的视野,决定了苏宁能够一而再地跨越转型鸿沟。
创业十年,张近东力排众议,放弃了一年5个多亿美金的批发业务,全面转型零售。2000年后的十年,苏宁“在全国开出1500家店”的目标受到业界颇多质疑,张近东用壮士断腕般的魄力成就了苏宁实体零售商业连锁领先地位。而电商如火如荼的2013年,张近东“叛逆”地公开diss互联网化,认为互联网无法完全取代实体,将线上线下割裂开来非常片面,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
张近东说苏宁的转型是任性出来的。事实证明,张近东又一次看对了。这就是思想力,超越商业表层的长远价值判断。
企业家的禀赋各有不同,任何一个伟大公司,必然有一个伟大的CEO,有一个伟大的创业者。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马云之于阿里,张近东之于苏宁。这也是我不建议大家冲动入局的原因。
要复制张近东和苏宁的成功,显然不可能。但通过张近东对商业模式的成功预判,对未来消费潮流的准确把握,对智慧零售的战略自信,或许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家,是如何对待“风口”的。他的商业模式会交给市场来检验,而不是to VC。
真正浸淫在行业中的人踩中风口的成功概率也会高一些。因为知道如何刷新市场潜在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何规避生产环节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把它做出来交付给用户。这种长久稳定、内在进化的迭代能力,才是商业竞争的核心护城河。苏宁20多年的屹立不倒无疑给我们讲述一个更为真实的故事——经验和势能是可以积累的。
正如徐小平在区块链风波后所说的那样,无论是互联网革命还是区块链革命,“最终胜出的,还是那些提供了实实在在技术和产品、创造了能够被人类使用价值的公司。”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张近东还将带领苏宁再赢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