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2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7789元,其中北京市以10310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上海和深圳分别以9655元/月、9030元/月的平均薪酬紧随其后,广州则以8007元/月排名第七。
1月8日,国内相关职业发展平台发布《2017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中称,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2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7789元,环比上升2.5%。其中北京市以10310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上海市和深圳市分别以9655元/月、9030元/月的平均薪酬紧随其后,而同属一线城市的广州竟仅以8007元/月排名第七,薪资竞争力水平似乎已脱离一线城市行列。
二线城市中,宁波、东莞市的薪酬水平表现较为突出,已超越广州,跃升至全国第五、第六。据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全国薪酬水平小幅上升的原因为该季度作为历来奖金集中发放时期,整体跳槽意愿较低,为招聘人才用人企业不得不提高薪酬水平。
那么,刚刚进入新一年的你拿到年终奖了吗?你的年终奖是否跟工资水平一样拖了平均线的的后腿呢?
1、年终奖奇葩盘点:最“壕”——腾讯王者荣耀团队
1月9日,网络上流传出腾讯王者荣耀团队员工年终奖为人均200万的消息,引发了大量讨论。羡慕者有之,不肯相信者也有之。这已经不是王者荣耀团队第一次曝出高额年终奖的新闻了,今年7月,就有网友爆料该团队年终奖平均140万元,最高达到200多万。另有网友称将发82个月年终奖,也曾有腾讯员工的认证员工跟帖:“哈哈,也不全是啦,我是120个月。”
不管是120个月还是200万,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不过,作为注册用户超2亿,荣获腾讯年度最高级别的产品奖项——“名品堂”,拿过1亿奖金的开发团队,今年团队的年终奖应该怎样都不会是个小数,就算没有200万,20万应该也是轻松到手。
2、年终奖奇葩盘点:最乌龙——发错年终奖的东莞某公司
就在各大公司比拼年终奖上限,各路网友高呼“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的时候,东莞一家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发下去的年终奖又收了回去。
据该公司员工表示,12月27日他收到一笔银行汇款,提示为年终奖9000多元,但第二天公司却宣布,这笔钱发错了,需要员工把钱退回。几十名员工共需退还约30多万元。年底了,最悲惨的事不是公司不发年终奖,而是好不容易发到手的年终奖公司却要你退回去,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如果是你,你会把钱退回给公司吗?
3、年终奖奇葩盘点:最不靠谱——“吃鸡”决定年终奖数量
近日,网曝某公司年终奖是按照“吃鸡”排名来分配的。所谓“吃鸡”,指的就是最近非常火热的一款枪战类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众所周知,发放年终奖是岁末年初,企业提供给员工的一项激励制度。具体奖金分配,只要不侵犯员工权益,也是企业的自由。但仅以一局游戏就决定员工一年的工作成绩,是否过于草率,甚至于无法保证公平呢?这样的奖金分配制度,真的能起到激励作用吗?
实际上,年终奖的分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并不是年终奖发得越多,激励作用就越大,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就是“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工作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给员工带来满意感的激励因素,另一个是消除人们不满的保健因素。
以腾讯王者荣耀团队为例,假设该团队2017年业绩平平,根据腾讯薪酬制度,年终奖为3个月工资,那么此时的年终奖对于该团队员工来说为保健因素。因为这笔奖金是可预见、并且人人都有的,只能消除人们对平日收入的不满,不足以引起额外的兴奋。
而该团队2017年业绩水平超出预期,年终奖为60个月工资,那么此时的年终奖对该团队员工来说为激励因素。这笔年终奖不仅是一大笔钱,还因其稀缺性(全公司只有一个团队获此待遇)导致了成就感的提升。
同样适用此理论的还有“涨工资”。如果公司固定每年调薪20%,那么只要有一年没调薪,就会导致大量员工对公司产生不满;而如果公司每年固定调薪10%,只有一年突然调薪20%,那么员工就会受到激励。对管理者而言,需要避免的就是员工产生“理所当然”的认知。
其实,公司与员工之间最健康的关系应遵循“球队理论”。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就应该像现在俱乐部与球员的关系一样,球员不可能终生效忠一个球队,而是以任期的形式效力于球队,在任期中球队帮助球员成长,球员帮助球队胜利,而球队的胜利也将让球员的身价倍增,形成一个有明确目标、期限的良性合作关系。
具体到公司来说就是,公司尊重员工的自由选择、尽力培养每一个在职员工,并制定明确目标由整个团队一起完成;同时,员工也应在任职期间效忠该公司,并与团队成员一起齐心协力实现公司目标。毕竟,年终奖拿的多不多还看这一年的业绩完成的如何。
无论如何,奋斗一年,貌貌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满意的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