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4日收盘,苹果公司(AAPL)股价再跌1.39%,报162.95美元,市值8268.1亿美元。连续4个交易日的股价下挫,苹果公司的市值累计蒸发近700亿美元(合近4000亿元人民币)。
在上周四台积电(TSM)发布了弱于预期的前瞻指引后,苹果股价即开启下跌模式。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苹果最重要的芯片合作伙伴。台积电预计,二季度的收入预测范围为78亿美元-7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8亿美元。业内分析师认为,台积电糟糕的业绩预期成为芯片行业和股市下跌的前兆。
华尔街将供应商的疲弱业绩预期归咎于糟糕的iPhone X需求。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IRP日前公布一季度美国市场苹果手机销售报告,显示iPhone X只占到16%的份额,还比不上评价不高的iPhone8和iPhone 8 Plus。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巨头的现状及预期均表现不佳。或许背后不仅仅是苹果公司一家iPhone X销量不好能够解释的,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乃至电子产品市场都将陷入低迷的寒冬之中。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17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了5.6%,这是自2004年以来首次下滑。
此前,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继续负增长,2018年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仅为8737.0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27.8%。
和大幅暴跌相一致的是,国产手机品牌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不利消息,比如乐视、魅族、金立等公司传出了大规模裁员、高管流失、关闭生产线、债务危机的新闻。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前五名,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市场份额加起来达到了77%,比2016年提升了十个百分点。寒冬之中,目前手机市场90%的利润都被第一梯队的品牌垄断,留给其他国产品牌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手机行业产能的过剩导致行业利润渐少,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21.6%的手机霸主三星,2017年第四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
在国内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想要实现持续的出货量增长只能瞄准海外市场小米瞄准的就是印度的中低端市场。华为在欧洲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意大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0%。vivo、OPPO和小米就是最先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的三大国产品牌。进入印度市场第三年,三个品牌的总销售额均大幅增长。其中vivo约增长6倍,小米和OPPO的销售额增长近8倍。
实际上,如今全球手机市场基本被三星、苹果以及华为、小米、OV等国产巨头霸占,昔日一些老牌手机品牌过的也并不容易。
智能手机时代,日本品牌集体大败退。NEC早在2014年就宣布退出智能手机产业,而夏普也已被富士康收购。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富士通,他们在18年1月26日宣布,正在商谈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投资基金北极星资本集团,这意味着富士通手机将退出市场,售价500亿日元,相当于29亿人民币。
LG集团智能手机业务在过去11个季度连续亏损,集团副董事长赵成进在CES2018上表示,公司将不会按惯例每年推出智能机型。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LG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缩减手机业务的计划。
黑莓也对外宣布未来两年内正式停止对BlackBerry 10和BlackBerry OS的服务支持,这意味着黑莓将完全放弃黑莓系统。
HTC于2017年将手机代工部门以11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谷歌,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各大手机厂商的竞争下,如今的手机系统和硬件配置不断提高,价格也水涨船高,直接导致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周期拉长,换机需求明显没有往年那么迫切。同时,手机的创新程度越来越少,同质化问题严重,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这些都是导致市场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品,每一部智能手机制造,都需要整合数以百计的供应链,以及数以十万计的技术专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垄断手机的专利与供应链。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已经不再集中于技术创新,而是越来越转向供应链、渠道、品牌传播等综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现在,上游的供需不足,强化了主导厂商的供应链优势。由于采购规模更大,它们能以更低成本,获得更优先的供货,从而获得更低的制造成本、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进一步拉大与第二梯队厂商的市场竞争力差距。
GFK分析师认为,未来手机厂商、渠道商、电商界限逐步消融,进入无界竞争,而以手机、音箱等为中心的生态链接的逐步叠加,将会逐步增加用户更换品牌的“边际成本”,就如同在更换手机号时,联系人告知、银行卡解绑、账号电话更换等一系列的边际成本,优质、多元的生态链接体验将会成为未来大平台竞争的关键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