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过半,中国城市经济格局是否有新的变化?
21数据新闻实验室汇总各地经济数据,得出“2018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结果发现,入围城市名单与去年同期一致,且GDP在全国占比依然高达73%,凸显出百强城市的经济地位。
不过,3/4的城市位次有所变动,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名次普遍下降,提前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城市则普遍上升。
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城市上升势头较为明显,如山东泰安、贵州遵义、江西赣州名次均晋升7位,山东菏泽亦前进6位。
头部效应:
北上广深GDP首次齐过万亿
与去年同期相比,TOP20几乎无变化,仅济南替代东莞入围。
北上广深依旧霸占前4席位,其他城市与之差距仍相当明显。排名居首的上海GDP总量达15558亿元,相当于百强榜中末位的焦作13.82倍;深圳、广州双双首破万亿,这也是一线城市半年GDP首次集体跨越万亿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有14座城市GDP超1万亿,宁波、佛山和郑州分列第15、16和17位,如果按目前的增长速度,2018年这三城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
苏州以9110亿元继续位于榜单第7位,与省会南京差距拉大,同样超越省会城市的还有山东的青岛、烟台,不过其差距比江苏小。
从经济结构来看,四大一线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60%,北京甚至高达82.4%,广州亦超过70%,而TOP20中其他城市仅信息业突出的杭州超过60%,制造业突出的佛山第三产业比重还不足40%。
区域差异:
百强城市由东向西阶梯式递减
整体来看,GDP百强城市地域差异较为明显。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百强城市近半集中在四大经济强省:山东(15)、江苏(13)、广东(11)和浙江(8)。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则无一城市上榜,甘肃、吉林、山西、四川、云南也仅有省会城市上榜。
中国百强城市的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区域失衡的状态,百强城市由东向西呈阶梯式递减,并在三大经济圈高度集聚:京津冀有8个城市上榜,长三角有22个城市,珠三角则有11个城市。这也基本上是国内区域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
奋起直追:
中西部地区增速居首
尽管中西部地区城市在经济总量上不占优,但发展势头更足。
已披露经济半年报的313个城市中,近2/3上半年GDP实际增速跑赢全国(6.8%),主要集中在贵州、江西、安徽、陕西等地,单贵州就有7个城市增速在10%或以上。
贵州的这种高速增长在百强榜中也有一定的体现,遵义(11.2%)、贵阳(11.1%)分列实际增速第一、二名,为仅有的两个实际增速超过10%城市,江西赣州以9.5%排名第三。
赣州的名义增速(17.26%)同样在百强榜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青岛(17.94%)、合肥(17.7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省会城市表现较为抢眼,共计16座省会城市(首府城市)名义增速超10%,比如合肥、西安、郑州、太原、南京、武汉、成都、沈阳、石家庄,GDP名义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沧州、唐山等7市上半年GDP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