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深度研究,8月28日,闪送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D1轮融资,创下其单笔融资金额历史纪录。《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即时配送已成为上半年快递物流领域投融资第一大方向,进入下半年,多路资本更是大手笔加快投资,即时配送领域竞争进入白热化。
市场混战之下,包括交通事故频发、信息屡屡泄漏、服务质量下降等一些行业乱象也渐渐浮现,亟待加强监管。据悉,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举措。此外,有关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标准也通过立项并进入编写阶段。
即时配送迎投资高潮
8月28日,闪送对外宣布,已完成6000万美元的D1轮融资。而此前闪送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2014年闪送创立之初获得4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获得B轮5000万美元融资。2017年上半年完成C轮系列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闪送并非个案。近段时间以来,即时配送迎来新一轮投资高潮。顺丰上线同城急送业务,菜鸟以2.9亿美元控股点我达,UU跑腿获得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达达-京东到家获得来自沃尔玛、京东最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苏宁易购也发布即时配送解决方案“苏宁秒达”。
“事实上,阿里、腾讯为代表的资本巨头早就在即时配送领域布局,从外卖、电商、商超等领域整合各种资源发力即时配送服务。”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王晓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即时配送领域的入局者众多,主要分为几大类:其一是起源于外卖模式的即时配送,比如饿了么的蜂鸟配送,美团的美团专送团队,京东到家的新达达;其二是新兴即时配送企业,包括点我达、闪送、UU跑腿、人人快送;其三是传统物流企业推出的即时配送服务,包括顺丰的即刻送业务,圆通的计时达,韵达的云递配等;其四是苏宁、天猫、京东等在线平台提供的即时配送服务。
王晓平表示,在“懒人经济”和快节奏生活下,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完成近100亿单即时配送订单,相当于传统物流25%的业务量。外卖大战驱动即时配送大发展,高速发展仍可持续。预计未来即时配送的体量将会达到传统快递的一半以上。
资本对即时配送格外青睐的背后,是其高增长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以闪送为例,2014年闪送业务上线,仅仅时隔两年,2016年就实现了盈利,之后保持了年300%的高速增长。目前平台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22座城市,平台每天活跃闪送员超过48万名。
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即时配送已成为今年上半年快递物流领域投融资第一大方向,即时配送的同城速递领域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30%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我国快递市场已经连续六年保持高增速,不少资本纷纷布局其中。而与普通快递相比,即时配送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即时配送频次更高,更能满足当前消费者即时化、客户化、便利化的需求,而且能够携带较低频次市场,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二,国内快递小哥的劳动力红利依然明显,加上互联网平台和导航技术的支持,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短周期地实现个性化需求与个别化供给的直接对接并形成规模。第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快速增长的市场往往需要进行重资产的投入。比如目前顺丰在建鄂州机场,不少快递企业也在购买运输仓储装备,以获取未来竞争优势。资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唯快之下乱象渐显
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配送超速发展的背后,一些行业乱象也渐渐浮现。交通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质量更是屡遭诟病。
据了解,目前同城即时物流平台多以第三方众包配送服务模式为主,已实现低成本快速开拓市场、灵活调配人员的目的。但是众包模式对配送人员的约束力较弱,加大了整体的管理难度。
“随着即时配送的高速发展,骑手行车安全、信息隐私等问题频频发生。”王晓平说,部分即时配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配送时效的考核指标不科学,使用超标配送车辆,配送人员则为了抢时间造成闯红灯、逆向行驶、争道抢车、驾车过程中接打电话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另外,此前曝出多家外卖平台用户信息被泄露,网络卖家、外卖骑手出售外卖订餐客户姓名、地址、订餐平台、订餐次数等信息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说,即时配送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刘大成看来,即时配送末端目前主要依靠快递小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用户之间对接形成规模的能力依然不如,即时配送在装备、溯源、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即时配送中遇到的产品破损、退换货问题,无法有效抵御和及时响应。此外,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末端网络有稀有疏,需求和供给之间尚有矛盾,配送员、接收方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实时交互性也不足。
此外,为了及时给用户送单可能需要将大单拆分为小单,这就需要在人力、配送、站点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跟成本。王晓平认为,企业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摊到用户身上,因此对于一些配送平台来说,如何最大化地控制配送环节所增加的成本问题也是难点。
资本的可持续性投入也是问题。“未来布局即时物流的‘分钟级’、‘小时级’物流仓配企业也会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从而给资本带来风险隐患。如何取得稳定收益,是未来资本助力即时配送持续发展的关键。”刘大成说。
行业监管亟待跟上
在专家看来,未来即时配送要持续健康发展,既要优化末端物流网络布局,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
王晓平指出,对于即时配送平台来说,如何获取订单量和流量是关键,这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需要在满足干线物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末端物流整体性、系统性、全局式的网络布局。尽快融入AI、导航等先进技术,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对供需市场的有效匹配。”刘大成认为。
针对骑手行车安全、信息隐私等问题,王晓平认为,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即时配送行业的监管。
事实上,此前国家、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规范明确行业准则。比如,2018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会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了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视频会,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快递暂行条例》要求,严查严管配送员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源头管理,提高配送员行车安全。
2018年5月,深圳交警指导深圳市食品行业协会、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及各外卖企业建立“即时配送行业交通安全联盟”(简称“即安联”),对即时配送行业电动车实施统一备案上牌、配置鸣响装置等“八个统一”,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化。
在行业自律方面,今年1月,中物联电商分会联合美团外卖、UU跑腿、邻趣、快服务、闪送等五家共享配送领域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共享配送联盟。
此外,有消息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电商分会等组织并起草的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通过立项,目前已经进入标准编写阶段,出台后将有利于规范即时物流市场发展。
“随着相关规范的出台和监管的加强,加上行业自律管理、市民协助监督等一系列举措,将优化即时配送行业服务体系。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也将为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配送服务。”王晓平说。
更多股票资讯请关注财经365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