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特斯拉拐点

特斯拉拐点

2024-01-30 08:50  来源:huxiu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huxiu

  2019年3月13日,在虎嗅《彪悍特斯拉》一文中笔者认为“特斯拉渡劫成功”、“业绩拐点已至”。2020年2月12日,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预言特斯拉市值“五到十年内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

  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市值于2022年1月就攀升至1.24万亿美元。此后特斯拉股价振荡下行,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盘,最新市值为5825亿美元。

  2023年1月30日,笔者在《特斯拉真正的隐忧》一文中写道:“特斯拉的隐忧不是降价,而是像福特那样失去引领技术创新的标杆地位。”

  2024年1月24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披露了两个好消息、三个坏消息。

  好消息:

  营收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8%;

  坏消息:

  整车销售毛利润率17.1%、较2022年下降9.2个百分点;

  经营利润下降35%;调整后EBITDA下降1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EPS)下降23%;

  自由现金流下降42%;

  好消息算不上给力,因为增速放缓。坏消息足够劲爆,因为这些重要指标都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可观。

  2019年,特斯拉业绩开始向上拐——二级导数为正。2023开始,特斯拉再次来到拐点,这次二阶导数为负。

  其实在一两年前,特斯拉已经行至拐点,但不太容易察觉,可如今冰冷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马斯克显然已“黔驴技穷”。

  从业绩看拐点

  特斯拉并不是天生就会赚钱。这家公司创立于2003年,曾连续亏损17年,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

  2017年

  在“悲惨”的2017年,特斯拉总营收117.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5.4亿美元)、总成本95.4亿美元,毛利润22.2亿美元,毛利润率18.9%;

  其中,研发费用13.8亿,费用率12%;市场及行政费用24.8亿、费用率21%;总费用38.6亿、总费用率32.8%;经营亏损16.3亿美元、亏损率13.9%。

  2017年7月,Modle 3开始交付,但三季度只生产了260辆;四季度,Model 3产量提高到2425辆。所以,唱主角的仍是Model X/Y,全年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33%;

  可以看到,即使交付突破10万辆、均价高达8.2万美元,仍无法摆脱巨亏。

  2018年、2019年

  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占比达59.5%;Model X/Y合计交付9.9万辆,占比40.5%;全年交付24.5万辆,均价降至7.2万美元。

  2018年,总营收214.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76.3亿美元);毛利润增至40.4亿美元,毛利润率18.8%;

  研发费用14.6亿,费用率6.8%;市场及行政费用28.3亿,费用率13%;总费用42.9亿,总费用率20%;经营亏损收窄至3.88亿美元,亏损率降至1.8%。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超过10亿美元。

  2019年,交付量提高50%至36.8万辆;Model 3交付逾30万辆,占比达81.8%;Model X/Y合计交付6.7万辆,占比18.2%;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交付均价进一步跌至5.4万美元。

  以价换量的代价是毛利润率下降2.3个百分点,特斯拉奋力将总费用压缩3亿美元、总费用率下降3.8个百分点。最终经营亏损6900万美元,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7.8亿美元。

  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

  2020年-2022年

  2020年-2022年,特斯拉交付量先后达到50万辆、93.6万辆、131.4万辆。

  尽管均价一路降至4万美元以下,毛利润率却从2020年的21%攀升至2022年的25.6%。2022年毛利润达208.5亿美元。

  由于营收大幅增长,在费用支出提高的同时,费用率却显著降低——2022年,研发费用、市场/行政费用分别达到30.8亿美元、39.5亿美元,总费用率仅为8.6%,比2020年低6.1个百分点。

  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达125.9亿美元,净利润率15.5%。

  2023年

  2023年,特斯拉营收达到创纪录的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毛利润率却下降7.2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15.3%。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毛利润首次下降。

  另一方面,2023年总费用达87.7亿美元,总费用率微涨0.4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

  毛利润降、费用升,特斯拉2023年经营利润为88.9亿美元,同比下降34.9%!

  增速放缓只是表象

  2017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6%;

  2018年,交付24.6万辆,同比增长138%;

  2019年、2020年增速回落,2021年交付93.6万辆,同比增长87%;

  2022年,交付131.4万辆,增速再次回落到40%;

  2023年各季,除Q2增长83%,其余三季增速屡创新低。Q4交付48.5万辆,同比增速仅为19.5%。

  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2

  ­­­­2023全年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7.7%。其中Model 3/Y交付174万辆,占比96.2%;Model S/X交付6.9万辆,占比3.8%。

  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迭代不及时、消费者审美视疲劳,而更深层原因是特斯拉创新能力下降,别说拿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就连正常的车型更新都做不到。

  Model 3、Model Y分别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发布,至今已将近5-8年。按照特斯拉的计划,将面向“对价格更敏感的潜在买家”推出成本、售价更低的Model 2和Model Q。一再推迟后,Model 2据称将于2024年发布,Model Q尚无官方信息。

  马斯克说特斯拉是科技公司,这一点没错。但科技公司的特点是研发能力强、成果丰硕,新产品就好比承载研发成果的“班轮”,至少每年得发一班吧。不然的话,用户如何体验到你的牛X,同行凭什么“仰望”?

  最近,市场上有些言论令人“捧腹”,华尔街知名特斯拉多头Daniel lves就表示:“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明显放缓,但现在尚属于该市场的早期阶段。其中,特斯拉处于引领地位。”这话放在2016年4月没问题,但2024年还拿八年前发布的Model 3“引领”就搞笑了。

  中国某知名财经媒体也称:“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笔者倒认为,如今每年不发布新车、新技术的电动车厂商很少了。一款电动车只凭小改就想卖十年,的确可以说“没有之一”。

  从2016年9月发布iPhone 7至2023年9月发布iPhone 15.苹果手机已经换了8代。难道特斯拉这期间的研发成果,不足以推出新一代与Model 3同尺寸、哪怕更贵的“高档纯电轿车”?

  服务员会“科目三”很好,但首先要及时把菜端上桌。假如2024年苹果还在卖iPhone 7、自诩为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有眉目了……股价得跌成什么样子?

  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

  2012年6月,Model S开始交付,到2014年累计交付5.7万辆;2015年,Model S交付10.7万辆;第三季度Model X 开始交付,数量较少。

  2017年Model 3开始交付后,特斯拉才开始“走量”。

  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Model S/X交付9.9万辆,合计24.5万辆。整车销售收入、成本分别为176亿美元、137亿美元,单车售价、单车成本分别为7.2万美元、5.6万美元,毛利润率22.4%;

  2019-2021年,特斯拉交付价格单边下降,但毛利润率却稳步上升。

  2021年交付均价、成本分别降至4.8万美元、3.5万美元,毛利润率提高到28.4%。

  这是以成本和技术优势“碾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杀敌一千,自身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越来越强大,是健康的价格战。

  2023年1月,特斯拉官宣降价——Model 3、Model Y最大降幅分别为3.6万、4.8万。

  中国区降价当季,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增长36.4%;二季度全球交付大涨83%;随后两个季度,增速一路跌破20%,降价的边际效用已经归零。

  更糟的是,随着降价整车销售毛利润率直接跌破20%,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为18.3%、17.5%、15.7%、16.6%。

  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

  2023年1月启动的降价已经然不健康。

  2024年1月,特斯拉又打响价格战“第一枪”——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调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此外,特斯拉官网还宣布了,Model 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高达2.2万元。

  创新乏力,老车型吸引力下降、新车型难产,唯有用低价刺激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像2023年Q2那样掀起交付“小高潮”,特斯拉就只好寄希望于Model 2大卖。

  问题是Model 2在哪里生产还没定。2023年末,墨西哥政府给特斯拉发了用地许可,破土动工的时间尚无下文。马斯克还表示Model 2可能在柏林工厂生产。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可以大规模交付。

  如果Model 3销量进一步下降,倒是可以为Model 2腾出部分产能。但此消彼长,Model 2对交付量的拉动会大打折扣。

  此外,皮卡、4860电池也“受困”于产能,暂时无法扭转局面。这次,行至“拐点”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