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 美国突然加息,释放9大信号!

美国突然加息,释放9大信号!

2018-03-22 14:40  来源:小白读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小白读财经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50%-1.75%,这是美国年内首次加息,同时也是鲍威尔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的首次加息。

美联储还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两次,预计会在2019-20年更加陡峭地加息。4月提高缩表的力度。

对此中国央行有何反应?央行进行1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逆回购到期1600亿元,实现净回笼1500亿,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55%。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从2015年首次加息开始,美国已经累计加息6次,这样的加息频率下对全球市场意味着啥?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资产价格(股市、楼市、债市、期市)的锚,当加息的时候,钱更贵,资产价格更便宜。今年2月,美股暴跌,拖累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动荡,对此中国央行的解释是这与前期(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有关。

一、美联储加息加的是什么息?

美联储是半个政府机关,加息是上调政策利率或者说基准利率,美国的基准利率是美联储和商业银行们之间的借钱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美联储是银行的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当银行们没钱的时候只能向美联储伸手,当利率提高的时候银行的成本会相应抬高,最后会反映到普通人房贷、存款以及企业融资上。

中国的基准利率(政策利率)则是存贷款利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和咱们普通老百姓、企业(机构)之间的借钱利率。一般而言,央行会设定一个利率基准,目前一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在2013年之前,商业银行与企业、居民的借钱利率必须控制在基准利率上下限一定的幅度内,当然目前已有所放松。

虽然自2015年以来美国连续加息多次,但中国的基准利率丝毫不为所动,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一年期存款利率1.5%,5年期贷款利率4.9%)。变动的主要是逆回购和MLF等操作的利率,其实,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和美国式的加息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商业银行-居民、企业之间的借钱利率。

所以每当美联府正式宣布加息的时候,央行往往在次日宣布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比如2017年12月份,2017年6月份。

二、央行为何要同步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呢?

利率是资金价格,当美国加息的时候,美国的存款、国债收益率肯定更高,如果我是国际套利资本家,我肯定更愿意买入美国资产,抛售本国资产,结果美元升值,人民币下跌,这个时候央行会面临两个选择:是允许人民币价格下跌还是同步提高国内利率?从过去的历史看,央行选择第二种的概率大些。

三、为什么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逆回购和MLF变了,而基准利率却如此淡定?

1、2013年开始,央行开始放宽存款利率上下限,银行们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利率调动空间,我们在房贷、消费贷、企业贷款利率更多取决于银行的成本,而不仅仅限于基准利率,所以央行的基准利率正在弱化,而逆回购和MLF等利率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2、逆回购和MLF和美国基准利率是一样的,如果央行应对美国加息,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

3、中国的货币投放方式主要有两种:外汇占款(美元换人民币)、逆回购和MLF(国债换人民币)。2015年开始,前者的比重正在下降,而后者的比重在增加,那么这样一来逆回购和MLF利率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4、虽然基准利率的作用力正在下降,但它确是普通老百姓认可度比较高的利率,当基准利率上调的时候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心理冲击,毕竟中国经济正在换档,不到非常必要时候,不会轻易开这一枪。

四、这次美联储加息与以往有何不同?

1、这是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上台后的首次加息,他是今年2月3日从耶伦手中接过棒子的;

2、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初步实施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全球贸易战的阴云密布;

3、美股今年2月份暴跌,美联储陷入“救市”与否的尴尬。

五、新任美联储新主席鲍威尔对加息的态度是如何?

总的来说,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加息的态度与前任较为一致,即渐进式加息!我们来总结下他的主要观点:

1、资产价格:有些资产价格(美股)很高。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相当稳健,他不担心真正的系统性风险在升高。

2、货币政策:(股市)市场波动不会阻挡加息步伐,不会“预判”加息次数。对于今年加息是否超过3次,他说:没说加息超过三次的适用场景。

3、财政政策:目前财政政策(减税)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只是较难预测具体后果。

六、哪些因素会影响美联储加息?

1、通胀: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通胀目标制,也就是说通胀是加息的最重要参考点,这是伯南克的经济学理论,目的是避免市场波动,美联储最为关心的通胀指标是核心失业率,目前核心通胀率是1.90%,接近美联储的2%目标。

2、失业率:失业率也是美联储最为看重的指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4.10%左右,只要不超过5%基本都OK。

3、资产价格:正如中国人资产主要集中在房产一样,美国人持有的资产主要集中在股市等金融资产,如果美股疯涨,会加快加息进程;反之,如果美股大幅波动,可能导致美联储被迫救市,比如1987年、2000年和2008年的三次股灾期间,美联储都有“救市”经历。

4、贸易战:现在全球贸易战乌云密布,特朗普坚持实施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如果其他国家进行报复,肯定会扰乱美国经济,影响加息进程。鲍威尔在加息后的记者会上也说,更大范围的贸易行动可能会影响到美联储预期。

5、减税:去年底美国宣布1.5万亿美元的大减税,以及今年可能的大基建对加息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1、减税会导致政府收入的减少,政府被迫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下表税改对赤字的影响),国债供应过多,那么价格会下跌,从而导致收益率上升(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即意味着市场利率上升,那么美联储被迫上调基准利率(政策利率)防止剪刀差扩大。

2、减税和大基建会导致经济过热,通胀上升,类似于08年中国的4万亿,那么也会加快加息进程抑制通胀。

七、今年美联储还会加息吗?

市场预计,今年美联储会加息3-4次左右,加不加息主要在下面几个重要会议当中决定(2018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

2018年3月20-21日美联储主席新闻发布会

2018年5月1-2日

2018年6月12-13日美联储主席新闻发布会

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

2018年9月25-26日美联储主席新闻发布会

2018年11月7-8日

2018年12月18-19日美联储主席新闻发布会

八、什么是美联储缩表?缩表的进程如何?

什么是美联储缩表?这么说吧,打个比如,世界上有一个钱庄、一个人(老王),老王持有一张100万的欠条,有一天,钱庄手写一张价值100万的纸条(钱)并盖上自己的手印,买下A的欠条。

在这个过程中:

1、钱庄的资产从0变为100万(欠条),这是扩表;

2、老王的资产总额虽然没变,但他的资产却由欠条变成了钱庄签发的纸条,由于是钱庄签发,信用度高,所以你去买房子,开发商会认你;你去超市买水果,收银员接受你。

我们可以发现,在扩表过程中,市场上的钱变多了,这时候我可以去买房买股票了,导致资产价格大涨!

现在缩表的意思是钱庄用手上的欠条换回之前印出的纸条(钱),比如换回了50万,那么:

1、钱庄的资产从100万变50万(欠条),这是缩表;

2、老王的总资产虽然也没变,但资产构成却变为50万(欠条)+50万(钱),由于欠条人家是不会承认你的,所以他实际上能用的钱其实只有50万。这个时候相较以往老王炒股、炒房是不是更谨慎了?

现在美联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美联储其实就是一个钱庄,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被迫推出量化政策,美联储的总资产从危机前的8710亿美元上升到危机后的4.46万亿美元(扩表),相对应的,市场获得了美国印出的大量钞票。

现在缩表就是把之前印出的钱收回来!美国是2017年9月份宣布正式缩表的,有人做过测算,美联储在2018年的缩表总金额将共计为3961亿美元。

九、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何影响?

1、利率: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会首先反馈在利率上,现在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85%,美国是2.9%,如果美联储加息会缩小中国对美国的利差优势,人民币资产(A股、楼市、债市等)吸引力降低,央行因此被迫同步上调利率。

2、银行:美联储加息会间接抬高国内的市场利率(银行-企业、居民),如果央行不上调逆回购、MLF等政策利率(央行-商业银行),那么会增加大银行“套利”的机会,因为能够通过逆回购、MLF等直接向央行借钱的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如果银行-企业、居民利率上升了,而央行-商业银行利率不变,那么他们完全可以不时向央行借廉价的钱,卖给市场获得差价。

3、外债:中国目前外债余额是1.6万亿美元左右,美联储加息意味着利息更高,那么企业的还款成本是不是变高了?

4、楼市:楼市对利率最为敏感,当利率上升居民的还贷成本和开发商的借钱成本都会上升,从而抑制房价上涨。我们通过观察发现,2013-2014年房价调整,就是在高利率环境下出现的,随着美联储今年可能加息3-4次,今年国内整体利率水平还会上升,但会相对缓慢,因为国内经济不允许。

5、股市:楼市对利率比较敏感,而股市对钱更为敏感,利率上升对A股的利空相对可控,对于2018年的股市我认为应该着重看3点:

1、美股的走势,是已经企稳还是继续惨跌?

2、国内的市场改革,今年股市扩容是肯定的了,我们要关注的是扩容的节奏,比如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上市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

3、今年金融监管的力度如何,会不会比去年更猛?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

人妻系列 美丽人妻 人妻系列 美丽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