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经过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前4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出现了疲软的状态。
什么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学家认为是投资、出口和消费。首先说投资,我们是一个投资增长速度非常快的国家。2007年,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是24%,但是十年后增长的速度下降到了7%。2018年中国经济上半年投资的增长速度是6%,看来投资的增长都要落后于GDP的增长了。
投资增长下降,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放缓。有投入才有产出,如果大家都不投资了,而是坐吃山空,那经济肯定会出现不良的信号。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叫出口。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连WTO都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如果中国经济出问题,全世界的经济都会下降。在全球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00多种占到了世界的第一,出口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2018年,中国的出口遇到了非常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从7月6日起,对中国的高达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在中国作出反击之后,美国又宣布再继续对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而且最近又打算把税率从10%提高到25%,最后甚至有可能对高达5500亿的中国出口商品增加关税。
有人说特朗普政府算不清一笔账,2017年整个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总额才4300多亿,何来5500亿的加税总额?看来在贸易战中,心理战也是一招。由于出口的示范效应,加税势必带来众多中小企业出口货物的困难,中国经济的增长的第二驾马车也挑战重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有人说可以用人民币贬值对冲风险:你针对我的出口征关税,我不妨让人民币贬值,贬值了之后,以人民币来衡量的货物就便宜了。当然这种对冲的效果怎样,还有待观察。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是消费。如今出口下降了,投资也下降了,但中国经济仍然在增长,增长的贡献便来自于消费。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大家挣了钱之后舍不得花,都存进了银行。
但如果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高储蓄率成了一个伪命题: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居民2018年一季度的杠杆率是50%。如果一个公司的负债率达到了50%,这个是有财务警示信号的。为什么人均负债率达到了50%,因为人人贷款买房。所以现在讲去杠杆,说政府不要借债,不要借银行的钱去投资,有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
高房价是经济过热的表征,也潜藏着风险。以前大学毕业就可以贷款买房,现在房价高到大家“望楼兴叹”。有人说丈母娘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因为你不买房,就娶不到人家的女儿。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月光族,挣的工资基本上都还了信用卡,如果想结婚买房,就得依靠六个钱包买房:首先是爸爸妈妈的钱包,爷爷奶奶的钱包,还有姥姥姥爷的钱包,当然这些还不够,这就需要女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钱包,这就是六个钱包买房。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来说,永远不要低估投资的拉动作用。投资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靠什么?1945年后日本经济一片凋敝,战争已经把它的坛坛罐罐都打破了,更不用说两颗原子弹下去,几乎是在废墟上建立自己的城市。但日本重建的速度却是世界第一的。日本的新干线就是在一片废墟上用了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的。
1955年,十河信二出任日本国有铁路公司总裁,他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新干线计划。新干线就是当时的高速铁路项目,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修建贯穿日本的新干线需要高达3800亿的投资。
十河信二开始了瞒天过海之计。第一计,买通财务人员。十河信二要求财务总监向国会虚报投资,过去提高投资额才叫虚报,十河信二直接把预算砍了一半,让财务报上了1900亿。国会一看,觉得这个项目用不了太多资金,日本完全可以应付过来。其实,此时的十河信二已经盯上了世界银行,这第二计就是向世行贷款。世界银行是非常保守的,不允许你贷款去投资高风险的实验性项目。但是十河信二有办法,他蒙骗世界银行说贷款是做原有的铁路改造,最终世行同意了。
一方面给国会报低造价,一方面挪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十河信二终于把新干线铁路修成了。当然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世界银行的贷款满足不了建设需求,十河信二盘算着如何让国会通过拨款法案:他对首相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说1900亿远远不够,世行的贷款我们也已经借了,如果还不掉,日本的国家信用就要出问题,你这个内阁要负责的。最终,多方沟通下国会通过了拨款法案。
1964年日本新干线贯通通车,这个时候十河信二已经被赶下了台。上个月我去日本,看到了整个的日本新干线,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还很落后的时候,日本的新干线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了。1978年邓小平访日,第一次乘坐日本的新干线,对日本的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更坚定了他改革开放的决心。
对比日本新干线,历史有时候往往是惊人的相似:中国的高铁也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全力推进的,当时中国的第一条高铁也是用客运专线的名义改造的。如今,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长达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的2/3,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品牌符号。所以当我们坐在风驰电掣的中国高铁上的时候,应该感谢高铁的开路人。
回顾改革开放前40年,投资、出口、消费都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老百姓,你花的每一分钱,也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在有经济学家提出,当旧的三驾马车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呢?有人提出了新的三驾马车。
第一驾是养老。
中国现在是未富先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高达2.3亿,占全球总数10.8%,也是世界上第一个60岁以上老人过2亿的国家。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1.5亿,按照现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4.8亿,占全球老龄化人口的1/4,超过现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人口总和。中国将是一个遍地老人的国家。
当然老人多了也会产生银发经济,有的省市居然发布了老年人自主创业指南。过去有句话说,大同社会就是幼有所长,老有所养。小孩子要有人抚养,如果没有父母的抚养,小孩是没有办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对于一个老龄化社会来说,让老年人去自主创业,这其实是经济学家臆想出来的方法。
对于养老问题,网上有段子说:以前政府总是号召我们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但现在我们发现政府来养老根本不现实,所以口号变了,说养老不能靠政府;过去说想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现在又鼓励大家多生。
中国人的很多传统观念,不能说它没有道理——比方说多子多福,孩子多了,养老一分摊,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就小了。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人到中年,父母生病,你是先看爸爸妈妈,还是先看岳父岳母,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那养老到底能不能成为产业?在全世界来说,养老产业是专有的代名词。国外的养老产业,真正的是颐养天年,讲究外出旅游,讲究银发一族的消费。在中国情况就比较特殊,我们以前做老年服装的策划,发现很多退休了的老人,虽然衣食无虞,但是你会发现他退休之后居然一年都不买一件新衣服,中国老年人的消费习惯让老年服装产业没有非常大的经济增加值。我们的养老产业更多的是什么?是养老送终,所以我们要解决的是让老年人安心养老,而不是让老年人自主创业。
经济学家给出的第二驾马车是医疗。
既然医疗要成为新的增长点,人们给它换了个说法叫“大健康”。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将达16万亿。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健康支出不足美国的5%,距离全球人均健康支出差距更大,仅为1/5,因此,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面是机遇,一面是人们对因病致贫的忧心。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得各种各样的病,现在有一种说法叫病不起。前一段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批示,要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比如我们把关税降了,但是药价没有降下来。等钱来救命,没有钱就救不了命,这种现实的确要改变。
每年中国政府投入的卫生支出是多少?是1.5万亿。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庞大,但是政府投入之外,老百姓投入的医疗支出也高达1.48万亿,几乎与政府承担的数额相当。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大病返贫,一场大病真的可能返回到贫困的状态。从先富带动后富,再到共同富裕,精准扶贫的路上,大病返贫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驾马车是教育。
其实,教育产业化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于80后来说,他们的感受是复杂的:80后说我们小时候上大学是不要钱的,等我们长大了发现上大学的学费开始成为家庭的一种负担;我们小时候单位是分房子的,到我们开始工作了,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我们小时候是包分配的,但是到我们要毕业了,发现为找一份工作要挤得头破血流;我们小时候骑个自行车就可以把心爱的人带回家,但是现在要找个对象,人家是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笑。对于80、90后来说,所处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育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学像生产产品一样培养标准化的毕业生时,你会发现毕业生过剩,但人才短缺。因为大学不是按照培养人才的模式,而是按照培养产品的模式,产品卖的越多越好,人才却凤毛麟角。
犹记得我们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高考录取人数才70多万,而到了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已经高达700多万,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翻了十倍。就业问题开始出现,大学生多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了。有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毕业生有100多万人没有实现初次就业。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我们的国家承受能力强了,你不去上班,在家宅着也无所谓,父母养的起你。
但是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会非常影响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活力。年轻人本来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动能的,如果年轻人都呆在家里不工作,对经济增长不是一件好事情。
中国经济增长的旧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是经济增长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这一发动机曾经非常强劲,带我们创造了一个辉煌的40年。但新三驾马车之说让人听起来有点儿寒心,把养老、医疗和教育归结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这些经济学家简直是昧了良心了。
养老、医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政府支出的最大开支项,养老不能看政府、大病返贫、上学教育产业化,这是一种亟待要改变的不合理的现象。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当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极大压力和挑战时,如何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旧动能的转换期应该如何度过,这的确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
找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方能迎来下一个辉煌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