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浪潮下,最为人熟知的零售新业态,莫过于生鲜超市与无人货架了。不同的是,相比前者的如火如荼之势,后者的境况已大不如昨。
曾几何时,无人货架也是各方竞相追逐的风口。然而,从红得发紫到多家企业被曝出融资失败、裁员甚至倒闭的消息,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一年的光景。
此时此刻,相信不少人同笔者一样,都亲眼见证了便利蜂、猩便利、果小美们的货架来了又走,架去楼空。
当"风口"变成"疯口",这必然值得反思。
道德难题:损坏率
据调查,某品牌无人货架在铺设完成64个无人货架后,核对前端和后台数据时发现,货损率超过10%,货损最严重的甚至达到39%,而零售行业净利润很难突破10%,一旦货损率达到10%,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因着无人货架的特殊形态,损坏率将成为运营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何从选择货架位置、选品、客单价规划、日常运营督促等各个环节把控,用户选择、机制设计等把损坏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所有入局者要解决的难题。
对用户素质提出过高要求势必影响用户规模的扩张,复杂的机制设计将增加运营成本、影响用户体验。这是运营者和人性的较量。
无人货架从爆红到遇冷,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判断:不论是商业发展还是互联网创新,必须尊重规律、回归理性。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集市交易,到百货商店带来的"现代商业第一次革命",再到如今线上线下结合的个性化消费体验,虽然零售的形态不断变化,但都离不开成本、效率和体验三个关键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恐怕都难以支撑一种零售业态的长久。
而从创新层面来说,无人货架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创新,有其价值,但光有模式创新,光靠创业者造梦、资本吹风,远远不够。
最后,是对护城河的看重,并开始不断借力已有壁垒优势。不少无人货架企业之所以走的相对困难,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护城河,或者说相对竞争对手没有可靠的壁垒。但事实也证明,有一些玩家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利蜂控股领蛙、猩便利收购51零食等都是为自己搭建"护城河"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