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以来,滴滴一直对“驶向地狱的网约车”夜不能寐。在几起命案发生之后,其代表中国新经济的共享模式正在消耗着大众的耐心。
认错整改或许是滴滴认为唯一能平息各方怒火与口水的好办法。这不,刚有声音说它垄断,滴滴便恨不得掏心窝地说,他错了,要整改还要接受全社会监督,要召开恳谈会等等。
滴滴这么做确实应该。从几起网约车惨剧来说,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公司在管理等方面的的确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不仅要整改,而且要彻底地改。在任何利益面前,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有一些隐忧也正在浮现——滴滴会死吗?或者说滴滴会以何种方式去死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来回顾一下滴滴从一开始就注定颠簸的命运。
2012年9月嘀嘀打车上线,在嘀嘀打车北京地图上,总共亮起16盏灯。整个北京,6万多辆出租车,只有16个司机在使用嘀嘀。
上线半个月后,一名的哥直接冲进办公室,把手机摔在程维桌上,“怎么办吧,一天用了我10兆流量”。
对出租车司机,在不但接不到活,还要一个月花几十块流量费的情况下,程维的做法显然是惹恼了的哥。甚至还有的哥报警,说程维就是个骗流量的。
程维寻找突围的缝隙,他每天给员工发300块钱,让他们用嘀嘀打车叫车,绕北京二环、三环、四环跑,打完一辆再叫一辆,“员工坐车都快坐吐了”。随后,程维恳求北京西客站,花了3000元租了一小段过道。每当有出租车驶过过道,嘀嘀员工就冲上去,敲开玻璃塞传单,推荐司机安装打车软件。
资本进入改变了网约车苦逼的命运。从2012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初,一年左右的时间,巨头资本进场之后,直接开始清场,简单而粗暴:补贴大战。这几乎让没有巨头资本支持的其他所有玩家瞬间出局,只剩下嘀嘀和快的。
双方的价格战可谓如火如荼。最终,双方迫于资本方的压力,2015年情人节当天,滴滴快的宣布合并。
很快,滴滴就迎来了另外一个强者Uber。2015年3月人民优步降价30%,订单量呈几何数上涨,在2015年的整个上半年Uber中国烧掉了近15亿美金。被誉为“斗士”的特拉维斯·卡拉尼克甚至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待在中国,并直接提出要入股滴滴40%的要求。
面对强敌,滴滴不甘示弱,双方很快进行了烧钱的白刃战。 根据第三方机构道琼斯风投资源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当时,优步中国估值82亿美元,累计融资12亿美元;滴滴估值280亿美元,累计融资85亿美元。
2016年5月,滴滴、Uber共同的投资方苹果再次注资10亿美元给滴滴,而这举措也被一些分析师认为,Uber在中国的前景已不容乐观。之后不久,滴滴宣布将收购Uber在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在中国运营。滴滴将向优步投资10亿美元,Uber将取得新公司20%的股权,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将高达350亿美元。
可以说,前两战滴滴完胜。
但好景不长。滴滴第三战与美团的PK,结果却不是滴滴想要的。2017年2月,美团点评在南京试点进入网约车市场。随后,2018年1月前后,美团正式宣布进入打车领域,更是对外宣布“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进入上海三天占领1/3市场份额”。
对于这两家以及携程等加入战团的网约车公司来说,舆论似乎并不像前两次那样支持滴滴,反而在很多时候力挺其他网约车公司。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此前,滴滴作为一个创新者,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的服务,给大众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比如,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质量,改变了之前垄断下的随意甩客的作风。从公共安全来说,让部分黑车司机成为合法化的滴滴司机。当然,这有利有弊,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滴滴在赢得前两场战役以后,他实实在在地已经成为一家“出租车”公司。提价、降低补贴、甚至出现一些惨剧,在大众眼里,那个充满新意的滴滴已经变了模样,即便滴滴还认为自己是创业公司。
但容易让人忽略的小细节是,滴滴这家新“出租车”公司一直都是出租车公司的标准的竞争对手。
滴滴的出现分了出租车公司的蛋糕,这是当然不招人喜欢的事。因此,在滴滴成立的最初几年,出租车公司以及出租车司机反对网约车的事件就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12月,就有部分出租车司机把滴滴总部大楼给堵了。原因就是包括滴滴打车在内的多家打车软件股利私家车营运,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损害到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时过境迁。在滴滴几场让外界啧舌的烧钱大战之后,基本在网约车市场一统江湖,再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众多出租车公司的声音也就没那么大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甚至都主动加入了网约车司机的行业。
但这并不表示双方的矛盾已经化解。恰恰相反,这场被誉为第四场战役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可以佐证的是,今年3月27日,由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组织的“维护出租汽车行业公平竞争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滴滴、美团出行以及部分出租车行业企业高管出席。研讨会上有来自北京、深圳、大连等地的8家出租车公司,出席的出租车企业高管密集发声,一致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约车的监管。
今年3月份,也就是滴滴和美团补贴大战不可开交的之时。换言之,网约车对出租车的利益切割显然是巨大的。
如今,滴滴的后续命运将会怎样?未曾可知。但一味地整改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滴滴轰然倒下。毕竟,资本是逐利性决定了——滴滴被强行压缩后可能会被抛弃的命运。
这是广大消费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滴滴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但也确实方便了大众生活。滴滴若倒下,是要退回6年前的出租车时代吗?果真如此,那算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别忘了,9月20日,最高法发布了《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网络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 0.627。相比之下,传统出租车司机万人案发率要高于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
整改是为了方便百姓生活,竞争是为了市场的有序繁荣。违背了这两条宗旨,那结果注定不会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