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数据造假 175亿估值“潜规则”,在互联网江湖,像这样的造假已不是新鲜事,但背后“潜规则”值得深思。
一、马蜂窝数据造假可以拉升估值,“数据泡沫”成为又一投资大敌
在线旅游服务新贵马蜂窝被捅了马蜂窝。日前一篇揭露其社区评论数据涉嫌作假的文章,引发全民热议,并在进一步发酵。
马蜂窝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有组织的恶意攻击”,并宣称已提起法律诉讼。
有业内人士指出,若造假嫌疑最终被做实,马蜂窝的估值很可能大幅缩水,从175亿元跌至20多亿元——这一跌,可是将跌去88.6%的估值。
作为一家典型的未盈利、负现金流的成长型科技公司,马蜂窝用自身的数据疑云,为广大投资者上了一课:投资那些所谓的科技新规股票,面临的很可能包括通过人为数据造假手段填充、拉升估值的风险。对于无法用现金流和利润来估值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用户相关的数据便代替了现金流,成为了最终要的投资指标。(作者:美股宝贝)
二、马蜂窝数据造假遭遇成立以来最大质疑 或影响3亿美元融资
马蜂窝的优势就是社交优势,但同时劣势也非常明显,作为比较大的旅游类的攻略网站,其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相对较弱。“这种社交盈利问题在中国社交产业鼻祖腾讯身上都同样存在,更别说起步较晚的马蜂窝了。”
作为旅游社区,马蜂窝已风靡多年。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马蜂窝豪掷1.65亿元在央视投放广告,黄轩的“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的洗脑式广告词虽然引发网络大量吐槽,但也让马蜂窝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度,很多人因此第一次下载了马蜂窝APP。
在此前已完成多轮融资的情况下,今年8月马蜂窝传出拟融资3亿美元的消息,估值高达2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马蜂窝重大融资前夕,无论最终质疑是否属实,可能都已经对马蜂窝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手机中国网)
三、马蜂窝数据造假|175亿估值马蜂窝数据门背后:新版图扩张和行业“潜规则”
有消息称,马蜂窝正在启动的新一轮融资中,腾讯是潜在投资者。
在此轮舆论风波之后,马蜂窝在业内的地位是否会改变,它与竞争对手是否会发生此消彼长,这都将是马蜂窝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对于此次数据造假,从目前的事态进展来看,马蜂窝还没有拿出“有组织攻击行为”的证据,其与“梓泉”、乎睿数据的争执依然未有定论,具体证据将有待双方开庭时公布。
不过,与舆论风向不同的是,互联网行业业内却对此事相对“宽容”。
此次事件中对马蜂窝数据进行测评的乎睿数据在声明中称,一开始介入是因为在其餐饮点评中发现了问题。乎睿发布的声明称,三名创始人原计划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期间因外卖吃坏肚子,感觉食物质量与评分反差过大,发现商家页面充斥疑似刷单点评,差评后反遭回怼,被指是同行恶意竞争。在吃饭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恐惧驱使下,决定着手研发鉴别真假点评的产品顺便参赛。
有分析人士指出,马蜂窝的数据“造假”状况应该相对集中在其新拓展的美食、酒店等外延板块。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做热这些新扩展的板块,互联网行业内经常采取非常规的手段。
“从行业发展的惯例来看,业务要走上轨道只有热启动、没有冷启动的。”杨彦峰认为,以整个行业复杂的发展状况,目前网络揭露马蜂窝涉嫌“造假”的内容是否能直接定义为“造假”还有争议。
“马化腾在创业的时候要经常换个头像,要假扮女孩子陪用户聊天,现在大家认为这是创业佳话,这么这是不是造假呢?所以在互联网行业我们该怎么认定呢?”杨彦峰说。
有互联网业内人士在对这一事件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创业初期的“数据造假”是冷启动的惯例,这里的所谓“造假”,就是无论你是内容平台、社交平台或者是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在冷启动期间都会做一些动作,比如内容平台就填充内容,社交平台就多做一些机器账号跟用户互动,电商平台就自己买自己评论等等,这些目前均归属于运营范畴。
这名业内人士表示,毕竟一个平台的冷启动不是凭空热起来的,有好的内容用户才会来,用户来了才会体验,体验了才会决定要不要留下来,留下来了开始产生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内容循环体系(其他类别平台本质趋同),慢慢的初期这些“马甲”完成了使命就逐渐退出了舞台,“所以这是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
但是,这名人士也表示,马蜂窝已经到D轮融资了,这个时候数据造假,而且是“大量”,就说不过去了。(澎湃新闻)
以上是马蜂窝数据造假的详细内容,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