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中开始,“二八”行情逐渐分化,部分白马蓝筹股滞涨,一批优质的中小市值公司出现结构性反弹,尽管目前未形成持续性行情,但说明已有投资者脱离蓝筹股抱团取暖的阵营,开始寻找“漂亮50”以外的投资机会。正因为如此,“价值”与“成长”之争再次成为话题。
在多元市场中“取一瓢饮”
笔者认为,价值与成长并非完全对立,传统意义上投资价值股一般赚估值修复的钱,投资成长股一般赚企业增长的钱,但实际上二者往往很难分得清楚,不太有明晰的边界。事实上,价值投资也可以覆盖成长股,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白马股基本上都有较为确定的业绩增长,而侧重成长的投资也不能忽视估值的约束。长期来看,越高的估值需要越高的增长来支撑,因此在估值非常高的时点介入成长股一般难以在中短期内赚到成长的钱。当然,最理想的投资或许就是像腾讯那样的标的,如果从2004年上市初开始拿20万元投入,13年后就几乎能够实现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了,总的收益达到惊人的450倍,年化在60%左右。腾讯的样本,既属于价值投资,也属于成长投资,从上市之初十几倍的估值到如今的四五十倍、从4.4亿元净利润到如今的550亿元,估值与业绩的提升构成了完美的戴维斯双击,股价也走出漂亮的弧线。
尽管像腾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凤毛麟角,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与期货市场的零和博弈不同,股票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方式与赚钱机会。只要有足够聪明的策略,你可以长线投资,也可以短线交易;可以趋势投资,也可以逆向投资;可以主动选股,也可以量化大数据;你有机会赚估值偏差后回归的钱,也有机会赚企业长期成长的钱;甚至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由于市场有效性较低,赚博傻的钱的机会也有很多。市场是如此丰富而多元,“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足矣”。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明确地判断不同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清醒地认知自身的所长所短、持续地提升扩展投资能力边界,在市场内外部变量众多、长短期噪声纷杂的环境下,秉持初心,去伪存真,经得起风浪,耐得住寂寞,争取在投资这条道路上尽可能走得长久。
优质成长股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在当前的时点,很多大盘蓝筹股前期积累了较高的涨幅,出现短期调整实属正常,理性的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这些品种的估值和盈利水平,对于增长稳定甚至超预期且估值仍然合理的股票,可作为较好的长期持有标的。同时,随着中小市值股票的前期调整,尽管板块目前整体难言低估,但其中确实有部分标的进入了合理的估值区间,带来安全边际的提升。
宏观经济层面,随着供给侧改革及金融去杠杆等政策的有序推进,今年上半年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市场似乎对新经济新周期的到来也颇为期待,股市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在科技产业上的战略布局也在不断加强,例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就要求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产业、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别的新支柱,而今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更是被各界视为引领未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领域。在过去两年从严监管和脱虚向实导向下,机构投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可以肯定,投资者将更加关注基本面的确定性,成长股的优胜劣汰将加速,一批业绩稳定增长、估值调整到位、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成长股的配置价值正在逐渐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市公司二季报披露完毕,证金公司、社保基金的动向浮出水面,出现在部分中小创、次新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但与其关注它们的动向本身,不如关注它们的投资理念——对基本面要求严格、对估值比较敏感,常常于市场形成一致预期之前提前布局,而不是跟风抱团。所以尽管有时候会偏离市场热点略显冷清,但选择做时间的朋友,依然可以耐心等待收获。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资本市场上,任何显著的赚钱效应、风格动量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变才是唯一的不变,需要参与者永远保持警醒、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这也是证券投资的魅力所在。尽管市场千变万化,不同的风格和热点此起彼伏,但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的有效性必然会越来越高,逐渐向成熟市场看齐,赚估值偏差和博傻的钱会越来越难,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才是股市的基石,看公司基本面质量以及估值和成长是否匹配,以合理的价格拥抱好公司,或许才是最简单朴素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