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暴对股市的杀伤力并非没有参考,至少可从上一次审计风暴后股市表现来窥探一二。
2011年的审计报告在当年6月份发布,沪指从7月开始一路下跌到10月底,跌幅超过10%。往年国庆前后都有一波上涨行情,这个“规律”在当年也被打破。行业上钢铁(行情 专区)、建材等跌幅居前。
无独有偶,昨日通达信行业指数中,权重较大的建材下跌3.73%、证券下跌3.52%、建筑下跌2.68%、房地产(行情 专区)下跌2.54%、有色下跌2.24%、钢铁下跌2.14%、银行(行情 专区)下跌1.55%、煤炭下跌1.46%,周期性股票哀鸿遍野。
海通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周期压力更大,便宜无好货。经济角度,如果增长回落,他们景气和盈利首先受到影响。金融角度,他们负债率高、产能过剩严重,违约和破产风险更大。”
比起周期股,房地产虽然也处在风口浪尖,毕竟土地是地方财政,乃至地方政府解决债务危机最有力的武器,对此机构的看法分为两派。
荀玉根认为:“对冲经济下滑目前主要是通过铁路基建,没有说刺激房地产。房地产更加市场化,刺激起来比较难,现在房价不再具有稳定大幅上升的预期,开发商不愿拿地投资,很难从这一领域达到对冲经济下滑的目的。地方以地产对冲经济下滑的逻辑不成立的话,对地产放松管制有限。”
国泰君安地产研究员李品科则表示:“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若其资金面趋紧,则有助于缓解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压力,有助于地产板块的估值修复。因此,对地产板块的影响为中性偏正面。”
“从资金面上来说,房地产的业绩可以扛至少1~2年。房价并没有下降,如果说审计后管制融资渠道,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可能趋于紧张,减少拿地,不过在过去的资金寒冬里面,房地产也没有出现业绩大幅的下降。”刘景德这样说。
只是昨日房地产的表现并未体现出乐观和正面的情绪,权重股中下跌幅度排名前列,资金净流出13.26亿元,排在银行之后,位居全市第二。
作为审计风暴中影响最为直接的银行,也是昨日资金净流出最大的板块。但从跌幅上,该板块在权重中属于相当“抗跌”。
海通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峰表示,中央摸底,为的是了解其真实情况,只要在可控范围内,中央不会轻易放弃隐形担保,毕竟是系统性风险。对于银行,他认为“市场估值已经包含了对地方政府债务担忧的预期,边际影响很小。不良率很难大幅上升,可能会在极端情况下出现信用事件。但一旦出现信用事件,将会是系统性风险,政府是很难承受的。”但他同时提醒,“如果不可控,(政府)放弃担保,(风险)各方承担。”
刘景德也对记者说,审计风暴对银行的影响并不大,负面效应在前期钱荒已经被集中释放过一次了。“我们预计,债务虽然有问题,但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银行股PE、PB都非常低,比起周期股,它业绩稳定。”他这样认为。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邱冠华也表示,“对银行股价短期影响偏负面,但预计影响的持续性不强:债务审计会激发市场对政府债务资产质量的担忧,并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心存忧虑,不过预计持续性不强。”
全面审计杀伤力难及“钱荒”
7月28日,审计署网站挂出了一则标题为“政府性债务审计将全面展开”消息,宣告地方债审计风暴的来临。业内对此多解读为,中央对于地方债务进行情况摸底,防范金融系统发生系统性危机。
昨日是消息发出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开盘后就遭遇一波毫无抵抗的下跌,但此后多空双方在1980~1990点附近争夺,盘面上呈现盘整向下的形态。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6月底的“钱荒”事件。尽管两者都导致经济基本面产生较大不确定性风险,但市场反应的剧烈程度却有所差异。
“杀伤力肯定没有上一次大,地方债务危机传导到股市中的速度没有‘钱荒’快。”信达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如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在业内人士看来,钱荒直接打击的是资金面,而清查地方债影响的是基本面,也就是行业景气与业绩的下降,后者需要一个过程。
针对审计风暴,各大券商在上周末都召开了电话会议。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鉴于2011年的审计风暴中,周期性行业下跌幅度较大,建议远离;其逻辑则在于:调结构背景下,国内靠投资保增长的模式很可能改变,如此一来,以往那些受益于投资建设的周期股,比如建材等,景气度和盈利将下降。
同时,机构对审计风暴中最受瞩目的两个权重板块房地产与银行的看法则相对比较温和。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的电话会议纪要、研究报告也表明一种情绪——机构普遍对审计结果所持态度并不过分悲观。国泰君安预测,审计报告将在今年11月面市。
尽管市场对审计风暴的反应较为温和,但弱市格局并没有改变。
昨日沪指跳空低开,开盘直接跌破2000点,随后在1980~1990点附近进行盘整,并在午盘继续下挫至1970点,最终收报1976.31点,跌幅1.72%,。
2000点告破,下一个整数关口便是1900点。“从昨日盘面上看,1980点附近是有支撑的,但向下破1900点的可能性非常大。市场现在是在底部没错,久盘必跌,到现在为止市场也没有强劲且持续的反弹,弱市格局不改。”刘景德说,“但也不要太悲观,毕竟不太可能出现前一段时间那样的断崖式下跌。”
盘面上的“理性”并不能说明审计风暴属于正面利好影响。刘景德认为整体来说还是属于中性偏负面的影响,“首先影响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毕竟审计的结果并不确定。虽然我们认为出现非常大的漏洞和信用违约事件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万一要是出现了一例,即便不是很大的一个例子,市场情绪就可能被引爆。”他这样说。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认为,2011年初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开始后,平台融资增速大幅回落,导致基建投资增速一度降至零增长。如果未来平台融资被规范约束,基建投资或存在失速风险。“中性情况下,下半年平台融资增速回落5%,基建投资增速下降10%,影响GDP增速下降0.5%,年末GDP增速约为7%。”他同时预测极端情况下,GDP增速或许会到6.5%。
2011年,审计署的首次地方债全面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
2012年至2013年审计署的“抽查”又显示,经过两年时间,全国36个地方政府本级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
然而面对这些数据,作为二级市场上最前线的交易人员,某券商投资经理对记者说:“10万亿也好,13万亿、15万亿也罢,这些绝对数字具体代表什么意义?老实说我看到这些数据都没什么直观的感觉,地方债规模如果不和其他经济数据相对比和解读,市场反应起来是很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