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A股改革憧憬与现实约束交织,整体将呈现“春耕、夏涝、秋收、冬藏”的格局。展望下半年,秋收冬伏,周期看波段,成长需优选。宏观政策与改革憧憬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三季度“秋收”行情正在来临。站在7月中旬的时点上,夏涝已经过去,秋收行情可能从蓝筹开始演绎。抓住四条投资主线:一是坚守优质成长股的战略机会;二是三季度把握周期股的波段性机会;三是注重新股投资机会;四是重视并购重组的机会。
大的基本面背景没有变化:经济依旧没有起色,A股环境仍然不好。增长方面,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7.5%,连续两个季度回落。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8.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20.1%,出口同比下降3.1%,进口同比下降0.7%,内需没有明显起色,外需回落。货币信贷方面,6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04万亿元,同比减少7427亿元。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9.1%、14%,比上月下降2.2%、1.8%。新增人民币贷款8605亿元,同比下降6.45%。6月银行(行情 专区)间“钱荒”已经影响实体经济,对于经济依旧不可过高期待。同时,中国面临全面产能过剩危机。2012年住宅竣工超过22亿平米,未来数年内建筑业将会断崖式下滑,建筑业的上下游都将遭遇重创;工业园区过剩预示地方平台危机;制造业产能过剩宣告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终结,长期不应该再对传统产业抱有幻想。对于经济下台阶,资本市场深信不疑,长期A股环境仍然不好。
近期政策态度有所微调,从不表态到表态,从强硬挤泡沫到“稳中有为”、“不滑出下限”。明确的政策信号是周期股触底反弹的基础。春节以来,市场对于“政府接受下台阶”的普遍认同导致周期股的下跌毫无反抗。特别是6月底在“不救市”态度的打击下,传统蓝筹和周期股出现恐慌式下跌。解铃还需系铃人,最终恐慌也是在政府态度发生转变下结束。李克强总理7月9日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采取的措施要一举多得,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合理的揣测是,当前已经达到或接近增长的下限,政策要有所扶持。这一明确的政策信号成为周期类股票触底反弹的政策基础。
周期股只是反弹性质的波段性机会,并非反转行情。基本面还在那里,“稳中有为”仅代表三季度宏观政策环境相对较好。我们认为,高层的表态并不代表长期保增长,而是表明对于历史问题不能一刀切,不能一下子就不管了。这样,短期来看,恐慌就没有必要了。另外,虽然不说保增长,但是还要保就业,宏观政策环境应该不会很恶劣。
根据我们对过去的市场风格进行梳理,自2007年10月市场自6000点回落以来,周期股长期跑输消费股与成长股,只有当基本面改善或者对于经济、政策的预期改善的时候大盘股、周期股才会发力,但是持续时间均不长,一旦后续市场发现复苏不达预期或者经济过热有宏观调控风险,资金会再次抛弃大盘周期,转战中小盘成长、消费股。本次从“稳中有为”、“避免大起大落”可以看得到政策态度短期内是有所变化的。那么,市场会怎么表现?我们认为,在政策推动之下,会形成一个短期的大盘股行情,可能类似2010年10月的大盘股行情,上涨时间相对较短,但幅度不小。虽然当前的大盘股行情在时间上可能不会维持非常久。不过,还是要把握,即便像2010年10月的大盘股行情只维持了大半个月,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成长股仍然是中长期最优选品种。根据我们的梳理,成长股在市场转型预期浓厚的时候表现最佳,如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2012年12月至今这两个时间段。当前在产能严重过剩、金融资源错配背景下,转型势在必行,市场也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政策方面,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预计成长股中长期仍将继续表现。
中报窗口期,业绩比故事更重要!成长股的高估值将经受业绩检验,有所分化。每一个成长股的背后,都有一个诱人的逻辑和美妙的故事。业绩是故事能否一步一步兑现的试金石,如果中报太逊色,调整就是必然的。这个逻辑是否有现实基础?这个故事是否值得相信?选股票,要用10年的眼光来选,但买股票如果买错了,要立即换掉。
面对成长股的业绩分化,有三个解读准则:第一,科技制造类,如果增长趋势已过,不要留恋,如果增长趋势未到,则要谨慎揣测;第二,医药(行情 专区)类,要看药品的品类是否符合人口结构变迁的方向,同时看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和公司的品牌认知;第三,品牌消费类,毫无疑问,就要看品牌的成长,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领域。
行业配置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变迁的趋势,配置上升期新兴行业。传统行业在今后的市场运行中,每一轮都表现为反弹的机会,除非在大牛市中有跟随行情,否则没有趋势性大上升行情,反复演绎的是“反弹+继续调整”的弱势。但这不代表不会出现牛股,能够进一步实现行业集中并取得技术突破的企业(制造业寡头)具有稳定的长期投资价值。新兴行业也会随着市场波动而调整,但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指数及优势公司也会一波更比一波高,演绎的是“调整+上升”的强势格局。转型是缓慢的,不是三两年能够看到巨变的,这就需要投资者耐心守候这些新行业,在长跑中制胜。
长期投资的核心是认清经济社会的大趋势,顺着这个大势而为。我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改革无牛市,转型出牛股”。改革就是整顿、出清,没有大牛市行情;但应在转型预期及国家对新兴产业支持下不断挖掘牛股。维持春节以来对成长股的坚定推荐,探索转型方向,趋势比估值更重要。持续推荐八大板块:服务消费(传媒)、大众品牌、军工、环保、工业机器人(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3D打印、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婴幼儿产业(含医药)、老年产业(含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