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 股票|惨烈的A股,大量民营老板“卖壳”求生苦衷揭露!

股票|惨烈的A股,大量民营老板“卖壳”求生苦衷揭露!

2018-09-18 09:59  来源:全景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全景财经

股票市场最新消息,股权质押爆仓、债务危局、股价腰斩......一系列困局下,卖壳求生,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无奈的选择。

最为夸张的便是,金一文化大股东的“一元卖壳”,而更令市场关注的是2018年最积极的“买壳人”:国资。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以来,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中22家上市公司的接盘方均为国资。仅9月上半月,便有6家上市公司计划向国资转让股份、控制权。截止9月17日,国资公司成为了A股控制权交易中最重要的买家,上述22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1330亿元。其中,20家市值不足百亿,有12家公司市值不足50亿元,有8家公司市值低于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2家上市公司股价全部下跌。其中,8家公司股价直接腰斩,16家公司跌幅超过30%,可谓惨不忍睹。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意味着国资买下“壳资源”变得更为容易,且国资进场的时间点主要分布在6-9月份。

“卖身”苦衷一:5位大股东逼近爆仓

国资密集“买壳”为何出现在6月之后?自6月份之后,沪指跌破3000点,进入2时代,众多中小市值个股下跌得尤为惨烈,这一波下跌中,不断传出大股东股票质押爆仓危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3464家公司存在股东质押的情况。其中,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的“红线”的公司145家,整体质押比例超过70%的公司为15家。

身负股权质押的重压,上市公司大股东无奈之下,主动寻求出让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机会,国资此时入场,无疑将获得很好的收购机会。国资买壳的22家上市公司中,21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比例高达95%。

而且,9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占持股比例已高达100%,质押比例超过90%的竟有13家,占比接近60%。其中,金龙机电(002721)、盛运环保(300090)、豫金刚石(300064)、腾信股份(300392)、金一文化(002721)在股价腰斩之后,超高比例的股权质押不断拉响“爆仓”警报: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90%,一旦遇上极端行情,股价不断下挫、腰斩,大股东将不得不面临“爆仓”的警告。其中,盛运环保股价早已跌破平仓线,因股权全部被司法冻结,暂时不会被强平。其他4家上市公司股价正在逼近平仓线,大股东纷纷寻找“救命钱”:卖身国资。其中,金一文化于7月25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碧空龙翔以1元的转让价,将73.32%的股份转让给具有国资委背景的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

虽然,国资仅花了一元买便拿到了上市公司控制权,但并非这样简单,海淀国资承诺将根据上市公司情况,适时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流动性支持。据悉,金一文化最新的负债总计为120.2亿元,负债率为67.87%。2017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6.65亿元,已连续4年为负。目前,这一交易方案已获得国资监管机构的批复。

“卖身”苦衷二:资金链危局

股权质押比例逼近100%背后的无奈是,民营大股东们的资金链都非常紧张。

据一位被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董秘称,主要还是资金问题,今年银行对于民营企业放贷明显收紧,资金链非常紧张。若国资能顺利入驻,在缓解上市公司流动性的同时,等于给上市公司做出背书,将在银行授信方面将获更多便利。

8月23日,深陷债务危机的民营煤炭巨头---永泰能源(600157)公告称,控股股东永泰集团与京能集团签署了《战略重组合作意向协议》,京能集团将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永泰集团的绝对控股。

京能集团是北京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若重组成功,永泰能源的控股方将由民营资本转变为国资。转让控股权的背后,永泰能源已经连续出现了2次债券违约:7月5日,1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未能按期进行兑付,实质违约;8月27日,另一个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再度发生违约。上述违约的债券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目前永泰能源存续债券15只,合计金额144亿元。其中,2018到期的债券3只。

永泰能源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永泰能源负债总额为79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18%。其中短期借款达138亿元,长期借款超过165亿元,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则不足57亿元。

永泰能源,仅是陷入流动性困局的众多上市公司中的一家。

“我们手上大概有几十家上市公司正在谋求控制权转让,主要原因是大股东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亦或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表示。

国资“买壳”潮的喜与忧,今年“卖身”给国资的上市公司中,尽管大部分都存在股权质押、流动性等风险,但也不乏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7月,海淀区国资委入主的三聚环保(300072),其营收、净利润均实现9年连续增长;9月,深圳市国资委斥资6亿元拿下控制权的怡亚通(002183),系中国首家上市供应链企业,2017年营收已突破680亿元。

为何国资在2018年突然掀起了“买壳”潮?招商证券称,国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主要出于2方面的考虑:一种可能是,为未来旗下优质资产证券化进行储备,推动混改,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优质资产保值增值;另一种可能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某一特定的新兴行业,这类公司往往属于初创型,且有较大融资压力,但未能达到上市要求,买壳后,国资公司可利用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新兴资产的上市。

其中,第一种可能性下,国资买壳后的动作是非常值得期待。在A股持续下跌的2018年,国资大举入场,选择壳资源的目光明显放在,行业前景好、市值小、且盈利能力尚可,但大股东暂时面临股权质押爆仓、流动性风险的上市公司。国资可以低成本完成收购;另外,大股东在流动性危机下会积极促成交易。但值得警惕的是,并非国资入住上市公司,便万事大吉。一些国资公司并非资金实力雄厚,其本身杠杆率已经比较高。而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没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且,不排除上市公司存在的隐形债务,一旦新大股东进入,便要为其提供担保、质押等。如此一来,国资新股东的债务就会大幅攀升,将会给对国资公司带来较大的债务压力。

更多股票资讯请关注财经365官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

新闻报道 鹿晗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