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长时间的投资总结中认识到,投资就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这意味着每个人的投资理念,风格和方式,都可以是不同的。即便都是价值投资,每个人也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和执行程度都不一样。2018年,我跟很多人一样,没有赚钱,持股市值缩水15%左右。还好,这不是我经历过的最大回撤。同样在2018年,我开始了更加个性化的多元投资之路。
独立思考必有个性。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去跟谁谁谁一样,也没有必要刻意地与谁谁谁不一样,一样或不一样,这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去独立地理解和思考市场,企业,标的,以及你的投资组合配置,至于思考的结果是否跟谁谁谁一样,那只是“英雄所见略同”罢了。狭隘地说,别人怎么做投资,跟我没有五毛钱的关系。市场足够大,我那一丁点儿仓位,还完全不足以影响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走势。
投资的个性化,还体现在每个人对投资结果的期待上。有的人希望赚快钱,一年就想要搞个50%以上,甚至翻倍;有的人觉得慢慢富有心理更踏实,只追求比较确定的五年一倍的选股策略;有的人则坚持持有稳定的行业龙头现金奶牛,把他们当成永续债,无视涨跌,只为了赚取股息和当作打新的市值;有人的投资有期限,赚了钱就要拿出来做他用;有的人希望终身投资,一直活在这个游戏里;有的人喜欢来点杠杆,有人坚决抵制融资......基本上,你的投资理念也决定了你对投资结果的期待。
这些不同的投资理念和对结果的期待,有对错的区别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如果赚了钱,就因此认为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正确,然后放大杠杆希望重复之前赚钱的套路,可能导致巨亏,甚至彻底被清洗出这个市场。如果没赚钱,就轻易否定自己辛苦学习理解并实践的投资理念,而在后期市场行情变化之后完整踏空,后悔莫及。因此,在某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是否赚钱不能成为判断自己投资理念和方法是否正确的依据。而我们向投资大师们学习,就是因为它们有长期赚钱的业绩,我们学习的是长期赚钱的方法。长期是否赚钱,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标准。
2018年大跌,有仓位的人几乎无法幸免,这客观促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包括我自己。牛市赚钱不言顶,熊市看书不嫌累。我也逐渐的从略带教条式的模仿各路大师的投资理念,转变为采用更加个性化的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多元投资思路。虽然有些朋友很难理解,但这是在自己长时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之后采取的转变行动,并不是因为大跌才导致这样的转变,而是酝酿已久,大跌只是客观上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转变。我不能因为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而放弃自己思考的结果。
以下几点是今年投资的主要变化,以及我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1, 持股数量从7支增加到11支
感谢熊市给的低价机会。
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集中持股,特别是段永平大师,更是表达了绝对集中持股这样的理念。我深以为然,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适当的分散,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集中持股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持股企业的情况了解的非常清楚,会有很强的持股信心,夜夜安睡。但我的经验是,无论如何深入的研究分析某一家企业,我都不能保证100%不出黑天鹅,未来是一个概率分布,总有低概率的事情会发生。而持股太分散又会客观上导致精力不够,以及资金的分散。历史上已经有大量的数据研究表明,越是集中持股,长期收益就越高。集中持股背后的另一层逻辑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企业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