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坛生物更多是以一类疫苗出名,新生儿接种的一类疫苗中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麻疹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这些品种,天坛都是供应大户,但是这些品种都是国家采购,所以供货价都非常低,譬如一颗糖丸采购价格不超过1块钱。
当年天坛花了30亿在北京亦庄建设了新的生产基地,立志成为国内最大的一类苗供应商。但是在搬迁过程,也导致了生产衔接出现了问题,并出现了一些资产减值。最惨的2015年,母公司收入下滑40%多,只有3亿收入,却利润亏了2.5亿。
而“疫苗业务不赚钱”也成为了后续资产重组时,大股东置出疫苗资产的理由。北生研(原有母公司疫苗业务)14亿+长春祈健51%股权4亿,一共作价18亿卖给了大股东。虽然表面上北生研不赚钱、长春祈健也只有一个疫苗,但是如果这个价钱卖个我,我是挺愿意的,几十亿固定资产的亦庄基地刚刚建好通过了GMP认证,水痘疫苗一年能赚1.6亿(权益8000万),相当于5XPE。
纯血的新天坛
以前天坛是血制品(蓉生90%)+疫苗(母公司+祈健51%),经过和大股东资产置换后,成为了主业只有血制品的生物企业。当时置换方案印象是,血制品从老蓉生90%股权变成了新蓉生(增加加上海所、武汉所、兰州所、中泰)70%股权,相当于权益采浆量从683吨×90%=615吨,变成了1170吨×70%=820吨。对价是否划算有点算不清了,反正算是解决了同业竞争,开始了新起点。
除了权益采浆量有了变化外,我们看看新老蓉生还有哪些变化?
1、浆站数量增加:从老蓉生18家浆站一下子变成56家浆站,一口气成为了全国浆站数量最多的血制品企业。
2、区域全国布局:从老蓉生只集中在四川区域,成为覆盖13个省的全国性血制品企业。
3、产品品种更全:虽然老蓉生品种就已经相对齐全(但好像都没有凝八批签发?),但是其他几个所品种不全,可以互相调浆弥补。
从中生集团角度来看,进行这次整合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用蓉生的管理能力去整合其他几家相对采浆能力差的几个所,另一方面可以调浆来弥补批文缺陷,而且从生产角度可以较好的规划产能(蓉生浆多生产能力饱和,其他浆少产能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