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 课堂 / 热点 视频 / 战略 > 215份被“异常”认定年报:7家已立案调查

215份被“异常”认定年报:7家已立案调查

2024-05-11 08:44  来源:财经365 作者:马华成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2025年1月1日起,将实施退市新规,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三年获得内控非标意见,将被强制退市。因此,2023年上市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变得至关重要。

  截至目前,5362家上市公司中有215家未获得2023年度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118家公司连续两年受到内控非标意见,76家公司更是连续三年受到该类意见。受访者认为这些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ST越博、*ST三盛、ST华铁、东旭蓝天、东旭光电、威创股份、普利制药、中创股份共有8家上市公司未能按时公布年度报告。除了刚在今年3月13日上市的中创股份外,其他7家上市公司因未能按时公布年度报告而被立案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综合采访和调研中发现,今年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表现出许多新特征。举例来说,一方面,横向对比显示,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包括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陷入司法纠纷、经营困难且短期内难以解决等;另一方面,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最显著特征是无法说明见解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长,在去年翻倍的基础上,同比再次增加107.14%。

  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包括科创板上市后成为第一家公司的观典防务在内,今年有几家以前备受瞩目的公司都收到了审计报告中的非标准意见。这提醒投资者,不应该盲目跟风投资那些备受关注的企业,而是在经过仔细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后谨慎地进行投资。

  有7家公司因为没有公布年度报告而被立案调查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今年更是如此。因为它不仅关乎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潜力,还关系到相关企业是否可能成为在2025年1月1日实施的退市新规下的首批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根据新的退市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没有按照法定期限披露年度报告,可能会被列入退市风险警示、受到重点监管;连续三年内控审计未达标的上市公司,将被强制退市。

  截至5月10日,A股市场上有5362家公司,其中仍未发布2023年财报的有*ST越博、*ST三盛、ST华铁、东旭蓝天、东旭光电、威创股份、普利制药、中创股份等8家公司。其中,*ST越博、*ST三盛、东旭蓝天、东旭光电已经连续三年受到非标意见;而ST华铁、威创股份连续两年受到审计报告的非标意见。

  在这8家上市公司中,除了中创股份是在3月13日登陆科创板外,其他7家则在5月8日晚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由于未能按时披露年度报告,这成为这7家公司被立案调查的直接原因。

  根据采访对象的分析,中创股份刚上市满2个月,但尚未公布年度报告,可能是由于时间紧迫;而其他上市公司未能按时披露年度报告,很可能是因为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审计机构无法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高层意见不一致,以及独立董事和其他重要相关人员拒绝签署所致。

  这表示,与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相比,无法发布年度报告的公司通常会面临更多问题,也更有可能被迫退市。

  无法表达看法的人连续两年增长了两倍

  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意见。非标准意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这四大类。

  那些被指定为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面临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仅次于未能如期披露年报的公司。

  近年来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收到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增幅最大。具体来说,2021年,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仅有7家,到2022年增加到14家,2023年更是激增至29家。

  一位受访者直言,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收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将面对极高的退市风险。

  根据数据显示,已连续两年被判定为无法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包括*ST太安、*ST美盛和*ST新纺;*ST三盛2022年度审计报告无法保留意见,2023年年度报告尚未发布;此外,还有另外26家公司处于无法表示意见的状态,包括*ST中期、*ST同达、*ST天成、*ST深天、*ST商城、*ST美尚、*ST美吉、*ST吉药、*ST中润、*ST园城、*ST银江、*ST易连、*ST天创、*ST鹏博、*ST龙宇、*ST洪涛、*ST海越、*ST巴安、*ST左江、*ST信通、*ST通脉、*ST世茂、*ST宁科、*ST工智、*ST富润、*ST超华。

  上市公司无法给出意见的数量大幅增加,是否意味着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下降?根据受访者的观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根据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利辉的观点,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要求更严格,审计标准更高,并需要更透明地披露信息,相较于过去有所增强。这些变化可能会让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难以掩盖财务状况,引发更多的非标意见和年报披露延迟现象。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将审计报告数量增长的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

  在新的监管政策下,强调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要求更严格,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强化了退市制度的执行。

  在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从业人员执业规范性、勤勉尽责情况等方面的要求之下,审计机构变得更加谨慎,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经营和内控情况的调查,进一步提高了执业质量。

  最终,仍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陷入了业务管理不善、内部控制问题,并受到无法获得充足审计证据的影响,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存疑。

  不再敷衍平静

  对于年内被指出存在非标准意见或未能及时披露年度财报的215家上市公司,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根据田轩的总结显示,这些在股市上市的公司在持续运营、公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存疑,相关交易未能提供足够的文件支持,存在经营上的问题并且短期内难以解决。此外,公司出现了大股东挪用资金、违规提供担保,以及卷入法律诉讼等情况。

  与以往相比,目前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披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除了无法表态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之外,根据田轩的分析,其他典型特点还包括:

  鉴于会计处理的合理性以及经营情况的真实性存在疑虑,加之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确定,导致被指认为违规披露信息的现象有所上升。

  再者,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和审计报告中披露信息时应更加注重真实、准确和完整,以提升对公司经营、治理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方面披露的质量。同时,强调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充分规划资金、增加科技研发支出、提高创新能力,加大中长期项目投资,加强公司长期发展规划。

  此外,审计机构的执业态度更为慎重,会计师事务所更加有信心对上市公司提出质疑,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查要求更为严格。这也是导致被发出“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严格监管的全面推进,会计事务所和投行不再“掩盖问题”,一些曾经成功的企业开始出现业绩下滑,审计报告也开始出现保留意见。

  根据年度报告中的披露情况,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企业似乎存在商业合理性存疑、违规担保、历史交易缺乏审计单据等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不止于短期。田轩提醒说,对于投资明星企业也应该保持谨慎。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