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核电审批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

核电审批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

2025-04-28 08:51  来源:财经365 作者:汪诗诗 本篇文章有3691字,看完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

  据了解,此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表示,2025年核电审批首次开闸,释放了一个清晰信号: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核电作为稳定、清洁、高效的基荷能源,被进一步确立为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这不仅体现出国家对核电技术自主可控能力的高度自信(如“华龙一号”等成果应用),也标志着核电建设从阶段性审批向常态化推进过渡。

  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或将超过2000亿元

  “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中国核电发展政策保持连续性,由过去对核电发展较为保守转变为偏快速发展,核电政策进入快车道。”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康俊杰认为。

  在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林伯强看来,核准数量增多,体现了核电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日益成熟。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此次新核准的10台机组中,共有8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这也让全球范围内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在运与核准在建机组总数增至41台。

  其中,中广核在此次新核准项目中的占比最高。其中,防城港核电三期、台山核电二期均将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其他三个核电项目则分别隶属于中核集团、中国华能以及国家电投集团。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我国每年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6台、4台、5台、10台、10台和11台。

  王永利认为,核电工程历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拉动力,这种节奏化、规模化的审批,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使上游供应商能够建立长期产能规划,中游施工企业实现连续作业,下游技术服务商获得稳定市场。

  “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或将超过2000亿元,能够有效拉动总体投资力度,推动核电装备制造体系形成规模化、连续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保障核电经济性持续提升,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打下坚实基础。”王永利说。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此次国常会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

  “核电能够稳定出力作为电力系统的基荷,并且基本上是零碳能源,如果核电安全性能够有保证,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专家、北京燃气研究院副院长白俊介绍。

  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侯英东4月23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已安全运行600多堆年,一直保持良好安全业绩。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指标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在建机组建造质量整体受控。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7日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下称《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快车道。58台运行机组保持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记录,核电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迭代升级、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说。

  《报告》显示,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我国实现了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可控,2024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114台套,较2023年增长一倍。

  “我国坚持积极稳妥推进核电发展,同时推动核能供热等应用新场景,在运核电机组的安全性指标居全球首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雪表示,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仍然较低,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核能的开发利用,通过技术创新使其更安全、更高效、更灵活、应用场景更广泛。

  王永利认为,除了大型陆上核电站,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核电站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总体而言,核电将不仅是能源革命的“稳定器”,也可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力量。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渠道,不代表财经365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