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 课堂 / 热点 视频 / 战略 > 解读央行”择机降准降息”的战略深意

解读央行”择机降准降息”的战略深意

2025-04-14 08:40  来源:财经365 作者:李成 本篇文章有2357字,看完大约需要3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在全球贸易环境剧变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2025年4月初,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进口关税,这一重大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及货币政策走向的广泛关注。

  货币政策双轮驱动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指出,当前支持性货币政策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市场基准利率,能够有效应对通缩压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形成协同效应,避免单一政策工具效力受限。

  专家特别强调,在消费者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低迷的当下,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刺激效果有限。需要财政政策率先发力,通过增加基建投资、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等措施提振经济,而货币政策则需及时跟进,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平抑市场利率波动,防止财政扩张产生"挤出效应"。

  "择机"调控的三重考量

  针对央行提出的"择机降准降息"政策导向,专家解读出三个层面的战略考量:

  应对外部冲击:若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央行将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进行对冲;

  配合财政政策:当财政扩张导致市场利率上行压力时,及时释放流动性维持利率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在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时果断介入,防范系统性风险蔓延。

  汇率走势与政策平衡

  在"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人民币汇率面临新的考验。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达4200亿美元,但资本账户呈现净流出态势。专家预判,2025年随着外资重新配置中国资产,证券投资有望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但经常账户顺差可能收窄。

  为维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箱:

  调整远期售汇业务风险准备金率

  运用宏观审慎调节因子

  必要时进行市场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贸易环境变化,中国正加快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而非依赖货币贬值等传统手段。

  政策协同的新范式

  当前货币政策正呈现新的特征:

  中间目标优化:更加注重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度

  工具创新: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提升政策传导效率

  国际协同: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专家建议,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防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二是提升政策精准性,避免"大水漫灌";三是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市场信心。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灵活性,在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渠道,不代表财经365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