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政策市,比刺激更刺激

政策市,比刺激更刺激

2024-10-10 08:33  来源:财经365 作者:刘兴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没有谁比谁傻,只有谁比谁贪婪。

  从统计学意义上说,一旦有了历史突破,从数字上创造历史就不太难。这个突破可以是实质突破,也可以是心理上突破。

  比如,中国证券网消息,10月8日14时08分,A股市场成交额历史首次突破3万亿元。

  到了收盘,《每日经济新闻》发了一个长标题新闻,标题约等于内容:10月8日上证指数收盘上涨4.59%,创业板指上涨17.25%,深证成指上涨9.17%,两市成交额超3.4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十一长假后第一天开盘就是情绪的宣泄口,这个市场有太多积压的热情需要释放。

  开盘后只花了二十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相比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这一时刻,增加了超过2400亿元;42分钟后超过2万亿;下午开盘后,交易额攀高到3万亿元,再创纪录。这意味着,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历史。

  此前最快的万亿交易纪录诞生于9月30日,开盘35分钟内就突破万亿大关。

  10月9日,股市大起大落,成交量依旧惊人。

  不少人进去了又出来,出来了又进去,最终成交量达到2.94万亿。

  创记录依然在延续,东方财富一个公司成交量达到900亿,如此夸张的成交体量,A股此前从没出现过。

  相比此前摇摇欲坠的全天险守5000亿、6000亿,节后归来的市场,别有滋味,换了天地。

  我看到一些群里已经有人表示,5万亿的成交量不是梦,甚至在憧憬10万亿的成交量,这意味着股指翻数倍。

  疯狂上涨中的高成交量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

  境内如此,境外也如此。

  10月7日,《券商中国》报道,中国开始十一黄金周假期,新加坡交易所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的未平仓合约数量飙升至创纪录的120万手。

  10月7日,高盛发表了一份研报《此时不买,更待何时?购买中国股票的10个理由》(If not now,when? 10 reasons to buy China equity),在这份标题如诗歌一般的研报中,高盛将港股调整为超配,并将战略偏好由港股转向A股,同时将保险主题升级为超配。

  就在两天前的10月5日,高盛宣布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并调高了MSCI中国、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有资金正从印度市场流出,转战中国市场。

  10月7日晚间的数据是,代表国际资金对中国股市信心的A50指数,从9月20日以来最大涨幅已经突破40%,过去六个交易日上涨幅度达到17%,此前一周的涨幅超过20%。

  这是史诗级别的上涨,数字时代的节奏让人的激情变得短促而浓郁,感情总在一眨眼的功夫发生,以及消失。

  一、前戏打满,政策市大震荡

  这次市场爆发的导火索就是924那场远超预期的刺激政策,以及对股市和楼市的明示,欲说还休变成赤裸裸的直白,市场于是沸腾。

  高盛的研报将924政策与2008年的4万亿刺激相提并论,认为这些政策覆盖货币宽松、财政刺激、房地产市场支持和股市激励政策在内的超过10项关键措施,其量级、广度和全面性都极具里程碑意义,可与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2012年德拉吉出任欧洲央行行长,以及2015年的“A股救市计划”相提并论。

  不止一个学者想起2008年的4万亿。

  10月6日,《财新》发表经济学家魏尚进的文章指出,这次新推出的一揽子计划让人回想起2008年底中国为应对2008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四万亿(约合5600亿美元)刺激计划。当时的“四万亿计划”成功地使中国成为极少数未陷入严重衰退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并在2010年将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推高至10%。

  那么,今年GDP目标达到接近5%左右,需要多大的刺激规模?

  10月7日瑞银发布的研报,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可能只需要相对快速地实施以支出为中心的刺激措施,规模为约1.5万亿至2万亿元。

  而市场期待推出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由2万亿增至超过10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至8%。她认为,短期内实施1.5万亿至2万亿元较为温和的一揽子计划,可能更为合理,并预计明年在先前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还会有2万亿至3万亿元的财政扩张。

  此前经济学家提出的刺激规模10万亿、50万亿不等。

  在9月21日召开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建议,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为主筹措资金,在1-2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规模。以往的重点是物质资本投资,这次的重点是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投资。

  更激进的是李迅雷。9月24日,《界面》新闻发表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观点,他在宁波银行私人银行投资策略会9月专场上表示,应对当前的困局,政府要加杠杆,并且是中央政府加杠杆,每年发行5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连续发行10年,总额达到50万亿元。

  希望政府加杠杆的呼声层出不穷,数字一个比一个惊人。

  10月8号的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提及相关内容是隐忍而不动声色的。

  有些人甚至失望地认为,这是不及预期的。

  比如在超长期国债方面,发改委2025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目前7000亿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的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这意味着,目前没有看出有超过1万亿的迹象。

  此前点燃激情的央行5000亿说,面对如此激烈的上涨,到底能兑现几何,如今也要打上问号。

  而如果,迟迟没有兑现,会不会造成另一种预期落空?

  市场和预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原本失望的投资者,又迎来了新的希望。

  10月9日下午一点多,国新办、央行先后发出通知。

  据国新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几乎同一时间,央行也发出公告,将和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并于近日召开工作组首次正式会议。

  据央行公告,财政部和央行一致认为央行国债买卖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在规范中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为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提供适宜的市场环境。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市场一度翻转,可惜坚挺时间不长,最后还是大幅跳水结束了10月9日的行情。

  二、疯狂中,总有理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气象学上的常识被引用到中国的哲学领域,以示太快的东西无法持久。

  常识被掩盖,但没有消失。

  最近,市场出现的三个现象,说明理智仍然存在,市场部分人士开始自我保护。

  第一是大股东减持。

  10月7日,《第一财经》报道,从9月24日至今,已有超100家公司披露减持进展或减持计划。减持计划数量激增之余,公司股东减持步调似乎也在“加速”,有公司股东单次减持近十亿元,也有公司高管股东“组团”减持,清仓手中股票。

  10月8号晚上截了一张图,标题就很醒目。有人认为是买入窗口的同时,另一批人好不容易等到了卖出窗口。

  截止10月8日晚间,又有接近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其中包括:南芯科技、万朗磁塑、福赛科技、宝地矿业、神马电力、振德医疗、鼎胜新材、良品铺子、杭又集团等。此外,格力电器拟出手减持半导体上市公司闻泰科技。

  减持理由各不相同,有的为了继续投资,有的为了偿债,有的为了生活好一点儿,相同的是久旱逢甘霖,终于遇到变现的机会,岂容错过。

  从听到的一些上市公司人的看法,觉得这很正常,大部分股东都不是什么耐心资本,是要滚动投资的,面对看不懂、不确定的市场,还是要落袋为安一部分才好。

  第二是有关部门警惕过度、不可控的杠杆。

  10月8日,华尔街见闻APP披露,金融管理部门已进行窗口指导: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金融管理部门要求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业内人士强调,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这是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的金融监管红线。

  买不进去,天天涨停,对于目前过度疯狂的趋势,有关部门并不会闭上眼睛,让杠杆无度增加。

  第三是港股是A股指向器,率先调整,暂时歇脚。

  财联社数据是,10月8号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收跌9.41%,恒生科技指数跌12.82%。中资券商股、内房股、半导体等板块大跌。

  连续大涨,部分港股投资者先抛为敬,无外乎赚得太多,短短几天翻番,有人赚到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10月8号的信号并没有那么清晰,这让在岸人民币、韩元等亚洲货币都出现了短暂的下挫。

  外资在国内休假期间赚的太多,开盘选择落袋为安是部分资金的选择,算不上做空。

  10月9日,港股延续调整,不过跌幅大幅收窄。

  和港股走势类似的是,富时A50.10月8日暴跌之后,10月9日也有一些企稳迹象。

  另外,富时中国3倍做多ETF等指标同样是在短期涨幅太大的背景下,大幅回调。即便回调30%,从底部起来依然是接近翻倍,显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热情,并没有完全消退。

  再好的市场,也得喘口气。市场需要有人接棒,3万亿之上由谁来继续看好,由谁来接下一棒,那就需要讲下一个故事,或者有真材实料的数据作为支撑了。

  没有更大的故事,或者没有向好的数据,一个小小的失望比如刺激没有达到3万亿,就足以让市场哀叹三天。

  三、相信常识,牛市需要业绩兑现

  我们相信常识,相信时间的力量,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神话的主宰者。

  常识就是,公司业绩得好转,并且市场有基本的公平,大股东愿意分享收益,这三条欠缺一条都不行。

  我们每周六会在檀几条中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在前两周的檀几条中提及,国统局和财新的PMI数据不如人意,一枝独秀的出口也遭遇狙击。从逻辑上推论,这一轮牛市是资金的产物。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资金,前期上涨较快的公司要停下来,等待业绩上涨的步伐。

  比如说,房地产板块的上涨。据《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截止10月5号的一周,香港内地房地产[HK]板块累计涨幅达到52.32%。万科企业、融创中国、世茂集团等一批地产股,平均涨幅都在50%以上。

  高光时刻是10月2日,当天世茂集团大涨153%、融创中国上涨75%、万科企业上涨61%。到10月8日,港股房地产板块恢复部分理性。融信中国、雅居乐集团、万科企业等多只地产股跌幅较大。截至晚间收盘,融信中国跌超43%、雅居乐集团跌超41%、珠光控股、佳兆业、中国奥园等多股跌超35%。

  这不是一场阴谋,高高在上的价格需要等待传说中的10月黄金季节的业绩兑现,仅仅依靠某些一线城市豪宅成交数量在十一期间接近翻番还不够。

  很快,新一轮的数据即将公布,到了11月,一年的成果也将揭晓。我们在关注神话的同时,最好看看隔壁王五家的孩子有没有找到工作,创业的朋友是不是得到了廉价的善意资金,做制造业和外贸的朋友利润是不是比上半年增长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11月是个重要时间节点,无论对于市场还是对于企业。这个月,宏观经济数据基本定型,美国大选结果也将揭晓,揭晓之前美联储将决定是否降息,如果继续降息,对我们非常有利,中国的利率将进一步下行。

  一个神仙,需要关注的是神话;普通人生活,需要的是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凡人相信神话,而神仙负责给凡人制造神话。

  终究,一个个产业后面是一家家公司,一家家公司后面是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多数家庭能够过上安稳的好日子,就是大时代、好时代。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上一篇:行情来了,买基金,还是自己炒?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