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黄仁勋回应行业变革:AI将引发芯片供应紧缺

黄仁勋回应行业变革:AI将引发芯片供应紧缺

2025-03-20 08:47  来源:财经365 作者:李成 本篇文章有1738字,看完大约需要2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在GTC技术峰会投资者专场上,英伟达掌舵人黄仁勋针对近期行业争议作出重磅表态。面对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新近发布的R1模型引发的市场震荡,这位芯片巨头CEO明确指出:全球算力需求将进入指数级增长周期,芯片供应链面临更严峻考验。

  针对部分分析师关于"AI模型效率提升将削弱芯片需求"的论调,黄仁勋在3月19日的闭门会议中予以驳斥。他强调,R1模型展现的技术突破恰恰印证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需求,未来全球对高性能计算单元的渴求将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据行业数据显示,这款耗时仅8周、研发成本控制在580万美元以内的AI模型,通过2000余块英伟达芯片的协同运算,在核心指标上已可比肩OpenAI旗舰产品o1推理模型。这种突破性进展引发资本市场对美国科技巨头千亿美元级AI投入的效益重估。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求索的技术突破曾引发英伟达股价剧烈波动。今年1月末单日重挫17%后,近期股价持续回调至去年三季度以来低位。不过,包括AWS、Azure在内的全球TOP5云服务商均在最新财报中确认追加AI基础设施预算,实际投入增速较预期高出35%。

  针对谷歌联合博通研发ASIC芯片等替代方案,黄仁勋从商业逻辑层面作出回应:"头部企业的核心诉求是提升算力资产收益率,而非单纯降本。我们的Hopper架构至今保持技术代差优势,新一代Blackwell平台更实现40倍性能跃升。"据透露,Blackwell芯片预售量已达前代产品的2.3倍。

  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方面,英伟达已启动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首批产能已被纳入采购体系,随着美国本土制造能力的提升,关键产品的本土化生产比例将持续扩大。黄仁勋特别指出,即便面临宏观经济波动,企业级客户向AI基础设施倾斜投资的趋势不可逆转。

  行业研究显示,全球AI算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已突破65%,而先进制程芯片产能扩张周期仍需要18-24个月。这种供需错配或将导致2024下半年出现10-15%的算力供给缺口,进一步强化头部厂商的市场主导地位。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渠道,不代表财经365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