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上汽丢了“桂冠”,但仍有“船票”

上汽丢了“桂冠”,但仍有“船票”

2024-12-04 08:37  来源:财经365 作者:刘兴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2024年前三季,上汽集团(SH:600104)营收4304.8亿、同比下降17.7%;扣非净利润10.5亿、同比下降88.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6.9亿、同比下降11.4%;

  2024年1-10月,上汽集团累计销售305万辆,较比亚迪(SZ:002594)少20万辆,大概率将失去保持18年的“中国车企销量冠军”。

  2024年11月29日,上交所公告成分股调整结果,上汽集团被调出上证50指数样本。

  尽管业绩很难看,但仍有下行空间,只有积极变革才能早日摆脱厄运。

  失去年度销量冠军

  2018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705万辆,至此已连续13年保持国内第一。

  2018年,上汽集团总销量达705万辆、同比增长1.8%;

  2019年、2020年销量跌幅均超过两位数;2020年销量为560万辆;

  2021年-2023年,连续“阴跌”;

  2023年销量为502万辆,仍保持全国第一。

  进入2024年,销量跌幅扩大:前10个月共计305万辆、同比下跌21.1%;

  上汽集团的“桂冠”将被比亚迪夺走。进入2024年,上汽的领先优势逐季减少,终于在Q3被超越:

  2024年Q1.上汽、比亚迪销量分别为83.4万辆、62.6万辆,上汽领先33.2%;

  2024年Q2.上汽、比亚迪销量分别为99.3万辆、98.7万辆,上汽领先0.6%;

  2024年Q3.上汽、比亚迪销量分别为82.2万辆、113.4万辆,上汽落后27.5%;

  其实,早在6月上汽单月销量已被超越——与比亚迪相差4.1万辆;

  到9月末,年内累计销量又被超越——上汽累计销售265万辆,较比亚迪少98辆;

  2024年1-11月,比亚迪累计销售376万辆,上汽累计销售353万辆。上汽落后近23万辆,大概率失去保持18年的全国销量冠军。

  “上气不接下气”

  从2018年起,上汽销量走势可以用“上气不接下气”六个字概括:合资燃油车日渐式微,自主新能源车未能补位。

  2021年,上汽集团总销量546.4万辆、较2018年峰值下降。其中:

  上汽大众销量125万辆、较2018年下降40%;

  上汽通用销量133万辆、较2018年下降32.4%;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67万辆、较2018年下降20%;

  只有乘用车争气,2021年销量超过80万、较2018年增长14.1%。

  2021年之后,上汽集团旗下品牌出现分化:

  销量下滑比较温和,2023年销量121.5万,较2021年下降2.2%;2024年前10个月销量88.6万、较2021年同期下降8.7%;

  销量下滑比上汽大众迅猛,2023年销量100万、较2021年下降24.8%;2024年前10个月销量31.5万、同比下降61.1%,较2021年同期下降69.6%。

  销量低位徘徊。2023年销量140万、较2021年下降15.5%;2024年前10个月销量98万、同比下降5.85%,较2021年同期下降21.6%。

  销量增长的唯一品牌。2023年销量98.6万、较2021年增长23.1%;2024年前10个月销量55.6万、同比下降25.3%,较2021年同期下降6.3%。

  2023年,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达112万辆,较2020年增加80.3万辆,但传统燃油车少卖138万辆。

  2024年1-10月,新能源车销量达90.5万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15.2万辆,但传统燃油车少卖97万辆,导致总销量下降82万辆,同比降幅超过21%。

  2024年1-10月,上汽燃油车销量达215万辆,全年约250万辆。体量仍然很大,下跌空间宽广。

  燃油车销量几十万、上百万地跌,新能源车增量根本“接不住”,“青黄不接”的局面难以扭转。

  盈利能力骤降

  1)主要品牌营收、销售单价

  上汽集团旗下最主要的控股/参股公司有五家: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华域汽车(零部件)、上汽财务。其中前三家主业汽车生产、销售。

  上汽大众

  2018年,上汽大众营收2593亿,销量206.5万辆,均价12.6万元/辆;

  2019年,上汽大众营收下降9%,至2360亿,销量200.2万辆,均价11.8万元/辆;

  2020年,上汽大众营收下降27%,至1745亿,销量150.5万辆,均价11.6万元/辆;

  2021年,上汽大众营收再降8.7%,至1592亿,销量124万辆,均价12.8万元/辆;

  2022年,上汽大众营收小幅反弹到1647亿;2023年再度向下,跌至1403亿;

  2024年H1.上汽大众营收650亿,销量51.2万辆、同比上升1.75%,均价12.7万元/辆;

  上汽通用

  上汽大众暂时稳住阵脚,上汽通用却绷不住了:

  2018年,上汽通用营收2244亿,销量197万辆,均价11.4万元/辆;

  2019年,上汽通用营收下降16.3%,至1878亿,销量160万辆,均价11.7万元/辆;

  2020年,上汽通用营收下降5.6%;

  2021年,上汽通用营收微增2.8%、至1823亿;销量133万辆,均价提高到13.7万元/辆;似有止跌回稳苗头

  不料2022年营收下降10.7%,销量下降12.1%,但均价提高到13.9万元/辆;

  2023年,上汽通用营收再降10.8%,销量下降14.5%;

  2024年H1.上汽通用营收、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幅度分别为48.4%、69.6%!

  上汽通用五菱

  2018年,五菱营收1014亿,销量高达207万辆,均价4.9万元/辆;

  2019年,五菱营收下降15.5%,至857亿,销量降至166万辆,均价5.2万元/辆;

  2020年,五菱营收降到729亿;销量160万辆,均价4.6万元/辆;

  2021年、2022年,五菱营收连续湿和上长。2022年,营收、销量分别为811亿、160万辆;

  2023年,五菱营收、销量均出现“破位”下降——营收760亿、销量140万辆,均价5.4万元/辆;

  2024年H1.五菱营收、销量显著回升——营收330亿、同比增长22%;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9.6%,均价提高到5.8万元/辆;

  三大整车业务子公司没一个“能打”,华域汽车、上汽财务逐渐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2)单车净利润跳水

  上汽大众

  2018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280亿,单车净利润1.36万元/辆;

  2019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200亿,单车净利润1万元/辆;

  2020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155亿,单车净利润1.03万元/辆;

  2021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102亿,单车净利润降至8200元/辆;

  2022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87.3亿,单车净利润降至6600元/辆;

  2023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31.3亿,单车净利润降到2600元/辆;较2018年下降81%!

  2024年H1.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仅8.6亿,单车净利润不到1700;

  上汽通用

  2018年,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156亿,单车净利润7900元/辆;

  2019年,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110亿,单车净利润6850元/辆;

  2020年,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41亿,单车净利润暴跌到2800元/辆;

  2021年,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72.6亿,单车净利润回升至5450元/辆;

  2022年,上汽能用归母净利润55.8亿,单车净利润不到4800元/辆;

  2023年,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25.4亿,单车净利润2500元/辆;较2018年下降68%!

  2024年H1.上汽通用净亏损22.7亿,单车亏损超过1万元/辆!

  上汽通用五菱

  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41.9亿,单车净利润超过2000元/辆;

  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17亿,单车净利润超过1000元/辆;

  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仅1.4亿,单车净利润跌至90元/辆;

  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11.3亿,单车净利润680元/辆;

  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14.6亿,单车净利润910元/辆;

  2023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9.3亿,单车净利润660元/辆;较2018年下降67%!

  2024年H1.上汽通用五菱净利润9728万,单车净利润171元/辆!

  与2018年峰值相比,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分别下跌41.2%、49.2%、32.3%;单车净利润分别下降81%、68%、67.2%。

  3)“副业”成主要利润来源

  2018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亿、156亿、42亿;

  2023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仅为31.3亿;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25.4亿;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9.3亿;三大品牌净利润合计66亿;

  2023年,华域汽车(零部件)归母净利润72亿、上汽财务公司归母净利润57亿,超越整车业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错过好时机

  用旗下合资企业贡献的利润,培养自主品牌,这是上汽、广汽、长安们的共同策略。

  2014年-2019年,联营/合营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达1660亿,期间扣非净利润总额1705亿,仅比投资收益高45亿。若剔除零部件、汽车金融业务,自主品牌根本没赚钱。

  近几年,联营/合营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2023年跌至107亿,2024年H1只有区区10亿元。

  五年(2014年-2019年)拿到合资企业“进贡”的1660亿,上汽集团没能抓住机遇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做大做强,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比亚迪却在艰难竭蹶中走来,夺走上汽的“桂冠”。

  在汽车制造这样重要的领域,公有制企业不仅不能缺位,至少占20%-3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上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龙头,虽然失去销冠,未来必有一席之地,希望早日看到困境反转。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上一篇:特朗普在下一盘什么棋?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