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日本遭遇社会危机。
这一年,日本自杀人数激增至32863人,在此后的连续10年,每年自杀人数都超过3万人,这使得日本一度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此前的10年间(1988~1997年)日本每年平均自杀人数约2.2万人。
不仅自杀,无差异杀人与恶性犯罪在1998年之后也快速上升,日本社会遭遇泡沫危机带来的各种麻烦与痛苦。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将这种社会现象定义为“1998年现象”[1]。
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终结于1990年泡沫危机,7年后亚洲金融危机成为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失业、不良债权以及债务纠纷像瘟疫一样传染至银行、企业、家庭以及最脆弱的边缘,自杀、他杀、离婚、抑郁和绝望情绪笼罩,日本最终没能逃脱这场社会危机。
本文以日本为案例探讨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关系,以及经济政策在挽救社会中的作用。
一、自杀与社会危机
1997年,由渡边淳一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失乐园》[2]上映,引发了社会轰动。
该片讲述了一对中年已婚男女发生婚外恋的凄美爱情故事。影片女主人公松原凛子是医学教授之妻,气质优雅,秀外慧中,但与丈夫之间情感冷淡;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是出版社的主编,跟妻子的关系是典型的“客客气气”日式夫妻。公久木祥一郎在一次聚会上邂逅松原凛子,二人迅速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这段婚外恋注定不能被家人与社会伦理所接受,医学教授掌握了妻子偷情的证据并将其揭发。于是,男女主人公陷入纠结与痛苦。
冬季到来,久木祥一郎和凛子怎么才能永远地和对方长相厮守。在轻井泽的别墅中,在最巅峰的时刻,久木祥一郎将含有氯化钾的毒酒咽下一口,把剩下的酒汁注入松原凛子嘴中,两人紧紧搂抱,相拥而死,让生命与爱情永远定格在最美丽与浓烈的时刻。
导演森田芳光使用了大量的性爱画面和唯美的视角,表达了一个司空见惯、为情而死的婚外恋主题,却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出现了“失乐园”现象。
1990年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开始陷入泥潭,失业人群增加,家庭收入下降,工作压力大增,精神抑郁蔓延,这使得日本家庭陷入经济与婚姻危机,夫妻争吵、疏离与无性婚姻迅速上升,长期压抑的中年男女渴望在情感、肉体上得到安慰与释放。
渡边淳一敏锐地感知并捕捉到当时日本中年男女陷入婚姻危机中的焦虑、空虚与渴望情感。《失乐园》的上映,无情地划破许多中年夫妻那张遮盖内心多年的面纱,将在无性婚姻、爱情自由与伦理责任之间反复挣扎的纠结情感曝光于世,激发了他们突破内心的牢笼,大胆地追求性、爱与死亡的自由。
影片上映的第二年,《失乐园》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但也就在这一年,日本离婚率迅速攀升,自杀人数大增,婚姻危机与社会危机爆发。
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数据,1998年,日本自杀人数激增至32863人,在此后的连续10年,每年自杀人数都超过3万人;而此前的10年间(1988~1997年)日本每年平均自杀人数约22000人[3]。
1998年之后,日本社会出现了可怕的“自杀潮”,使日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最糟糕的时候,自杀像瘟疫一样在日本社会中传染,一旦一起自杀事件被媒体报道,众人纷纷研究方式、时间、地点与路线,并且争相效仿之,出现“维特效应”。
富士山脚下有一片森林,叫青木原树海,名字一听很优美,每年大量日本人赶赴此地与世人告别,因此青木原树海被称为自杀森林。
福井县北部的东寻坊,海浪滔天,海崖陡立,也是被日本人选定的自杀“圣地”。传说,福井平泉寺有两个僧人,叫做东寻坊和真柄觉念,两人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真柄觉念出于嫉妒,一天在海边设宴,乘东寻坊不备将其推入大海。此地因东寻坊葬身而得名,海浪似乎也因此格外阴森幽怨。
一名退休警员叫茂幸雄,在2004年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共鸣的心诗集/文集编辑部”,对东寻坊不定期巡逻,劝阻轻生者。他们还开发了一套红外感应系统,当有人夜间来到东寻坊试图跳海自杀时,便会自动播放:“怎么了,别想不开”。截止到2014年,这个组织阻止了500余人的自杀。
令我感动的是,东寻坊旁边有一个电话亭,亭子里放着很多硬币,专门给那些轻生的人创造拨通生命热线的机会。这是阻止他们自杀的最后希望。这是“生命的电话”(いのちの電話)[3]。
2006年,日本出台了全球首部遏制自杀法案《自杀对策基本法》,但无济于事。
实际上,这是一场社会危机。1998年开始,日本自杀人数上升的同时,犯罪人数也在迅速上升,包括偷窃、无差别杀人和恶性暴力在内的刑事案件大增。
与其它国家相比,日本犯罪率一直很低,在38个经合组织国家中长期排名倒数。不过,从时间维度来看,1998年开始日本的犯罪人数明显上升,其中盗窃案件占大多数。
最值得警惕的是“无差别杀人”犯罪。
无差异杀人,在今天被定义为一种恐怖犯罪行为,这个概念最早来自日本。从1998年开始,日本警察发现有一类的伤害案件,呈现无差异特征,即罪犯与受害者无任何关联,罪犯选择作案目标具有随机性、盲目性。这种不可预测、针对人身伤害的犯罪行为,给民众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以及社会不安。
2013年,日本法务省发布了一份《无差别杀伤事件相关研究》,分析了2000年3月末至2010年3月末52位无差别杀伤事件的犯罪者[4]。
财新周刊最近针对这份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提炼了“日本无差别杀人者画像”,他们大致有这么几个特征[4]:
犯罪者多为男性,性格敏感、自卑,且思维狭隘、偏激,多数犯罪者存在精神障碍;与父母关系多不和,多数未婚或离异,缺乏朋友,曾自我隔离、疏离人群,并表现出自杀倾向、暴力行为或滥用酒精、药物等问题,这种行为通常与曾经遭受霸凌、虐待或孤立,以及经济困难、工作压力等经历相关;多数犯罪者在案发时处于失业或非正式就业状态,且精神焦躁不安,对未来感到绝望,内心充满不满与怨怼。
犯罪学将无差别杀人理解为精神障碍类犯罪、突然应激性犯罪。不过,经济学的引入,对无差别杀人的解释更加充分。与过去、他人与预期相比较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容易使人产生攻击性。由于无法分辨相对剥夺感的成因,有人会通过无差异报复来增强获得感。考虑到犯罪的成本,他们往往选择对弱者、毫无防备者无差异施暴。
从1998年开始,日本社会心理与现状明显恶化,自杀、他杀、无差异杀人,以及离婚、心理疾病大幅增加。
为何出现“1998年现象”?
二、失业潮与物哀情愫
文化,是一个重要视角。
在外界看来,日本人有一种病态的自杀情节。这种情节可能源自日本传统的浪漫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情愫。
在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叫《源氏物语》,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其表达的“物哀之美”对日本后人的审美和民族性格影响非常大。
所谓物哀情愫,类似于“樱花落尽”的哀愁,对世事无常、岁月无情、美丽瞬间即逝的哀愁与惋惜之情。这或许跟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大海、溪流、瀑布、火山、樱花,美丽多变,令人不安,久而久之,日本人形成一种接受无常、定格美好的心理。
日本人对死亡的理解跟大陆国家不同。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各种阴森、恐怖、惊悚、忧郁的丧元素登场,让全球观众大为震惊,受到惊吓的网友直呼:这是“开墓式”啊!
日本文人有着强烈的自杀情节。“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当下流行的话,最早出自昭和初期的诗人寺内寿太郎。后来,文学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借用,并使之走红。
太宰治是日本丧文化的领袖人物,被称为“人间丧神”。他出生在津轻地区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但一生饱受精神折磨;21岁时和银座咖啡馆女侍一起投海,此后四次自杀,三次未遂;在《人间失格》发表的1948年,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玉川上水一起赴死,才得偿所愿。
除了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不少知名日本文人都选择自己结束生命。定格美好可能是日本文人乃至日本人的一种情结,他们选择在人生的顶峰之际选择离开。或许,他们不愿意被岁月摧残身体与灵魂。
文化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对短时间的变化解释力不足。如果把自杀、他杀、盗窃、离婚、心理障碍作为一个社会风险指标来看的话,经济的波动对社会风险指数的影响或许更加直接。而且,在经济的解释框架中,日本“物哀”情愫、丧文化、社会伦理以及羞愧性格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