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来了。一年一度的妙投大预言时间也来了。
新的一年,就让妙投带着大家一起在A股里翻翻石头,来寻找多一些的确定性吧。
其实,任何行情下,股市都有赚钱的机会。一个冷知识是,更多人在牛市中亏钱,且亏得更多。毕竟乐观及跟风,会让很多人忽略了平静水面下的暗礁。但熊市,却让人更加审慎地去挖掘确定性。
今年的妙投大预言,由妙投最懂交易的张博老师和最懂宏观的丁萍老师联袂领衔来拉主框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方向在新的一年,会反复有行情出现。宏观方面,黄金会震荡上行,债市性价比将下降。
当然,魔鬼在细节中,这篇大预言长达一万多字,值得加个收藏,反复琢磨。如果你想持续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找到投资的确定性,请对妙投加个关注。
一、科技创新方向
在科技创新方向上,妙投投研团队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硬件、AI相关产业链如芯片、服务器、液冷等。
1、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
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
2025年1月9日,马斯克在CES2025展会上接受视频连线采访并表示,2025年特斯拉计划生产几千台人形机器人。如果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即明年生产5万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7年迎来几十万至百万级别的大规模量产。此前,特斯拉未曾公布过2026年至2027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
特斯拉0ptimus的进步出现跳跃式成长,2024年12月发布的视频显示其在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他海外标杆企业推进产品迭代、开展多场景实训,商业化落地临近。波士顿动力、FigureAI等本体厂商积极推进产品迭代,开展AI融合。同时2024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陆续在工厂生产端参与简单任务执行,产品可用性进一步升级。2025年人形机器人实训将更加高频和丰富,可执行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产品快速迭代,更加靠近商业化的可用性和经济性。
2024年国内机器人企业依然在持续增加,已有部分厂商实现量产及销售。宇树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厂商,2024年5月推出UnitreeG1.售价9.9万元起,产品具有超越常人的灵活性,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产品。
优必选的机器人在企业中的应用获得阶段性成果,优必选的WakerS1在第二阶段实训中不仅在智能搬运工作中实现了全新升级,搬运速度提升约25%,还完成了质量检查等新任务。
智元机器人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截至2025年1月6日,机器人累计产量已有1000台,主要应用于交互服务和柔性制造领域。国内规模制造优势下本体产品经济性更优,有望率先实现细分场景商业化闭环。
从落地场景来看,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特种作业等场景上率先落地。特斯拉、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卡位汽车制造等赛道,有望率先放量。
此外,在硬件领域,双足技术已相对成熟,而灵巧手等关节技术将成为下一阶段研发与迭代的核心关注点。
兆威机电、鸣志电器、雷赛智能等企业正积极进入灵巧手这一领域。一旦这些企业能够加入特斯拉的供应链,其业绩有望实现显著增长。同时,资本市场往往对新技术的突破,会给予更高的估值。这样一来,灵巧手企业将在资本市场上迎来“戴维斯双击”。
2、AI+硬件,2025会有哪些可预期的机会?
AI眼镜,消费电子的最大黑马
百镜大战”愈演愈烈,逐步迈向AR终局MetaRay-Ban2024年销量有望超150万副。第一代智能眼镜Ray-BanStories在2021年9月发布后,直至2023年2月也才售出了30万副,但2023年9月发布的第二代产品MetaRay-Ban,截止到2024年5月,销量突破100万副;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50万副。而对比行业方面,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R眼镜销量为48万台,智能眼镜销量为101万台,预计2024年行业销量增长的大部分仍由Meta贡献。
目前AI智能眼镜的发展有如下几个阶段,分别为音频智能眼镜,拍照眼镜,AI智能眼镜和AR眼镜。AI眼镜相比VR/AR等更易让消费者接受,AR/VR眼镜过重的重量、高昂的售价和缺乏“杀手级应用”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Al 大模型正在赋能智能眼镜,AI 大模型使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简单。AI眼镜可以输入多种模态信息(如语音、视觉和触觉),多模态大模型通过整合和理解多种输入的信息和数据综合分析,并以更直观的方式输出,使交互方式更加简洁。随着多模态 AI大模型的演进和深度运用,将对可穿智能设备产生深远影响。
AI 眼镜未来有望打开至少 5000 亿元市场空间,根据wellsenn XR的统计与测算,2024年全球近视眼镜与太阳镜销售量将分别达到7.1、8.3亿副,合计超过 15亿副,并在未来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AI眼镜将给光学、显示、芯片、传感器等带来新的需求。
光波导技术的创新为AI眼镜提供了更轻薄、更清晰的视觉体验,推动了光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AI眼镜的显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Micro LED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AI眼镜中,提升了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另外,AI眼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SoC(系统级芯片)为AI眼镜提供了核心的计算支持。AI眼镜集成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如摄像头、麦克风等,这些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
光波导技术、Micro LED、SOC芯片、传感器等相关厂商,有望跟随AI眼镜放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AI耳机:字节进场是个利好
字节跳动已成功收购开放式耳机品牌Oladance,完成100%控股,标志着字节跳动在AI硬件领域的进一步加码及拓展。该产品可以接入豆包云端大模型,并和手机豆包 APP 无缝衔接。用户无需打开手机即可通过语音与豆包进行互动。0la Friend 在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和情感交流等场景中表现出色,能够像朋友一样与用户交流。耳机采用了字节豆包的 Seed-ASR 语音识别技术,能够高精度识别中英文及不同口音。
Oladance成立于2019年,由前BOSE高管李浩乾与多名BOSE工程师共同创立,公司为首家推出OWS开放式耳机概念及相关专利技术而闻名,并在2021年推出了全开放式OWS系列耳机,此次交易流额为3至5亿元人民币之间。
通过这次收购,字节跳动不仅获得了Oladance的核心技术,同时也吸纳了一支由前Bose工程师组成的经验丰富的团队,补足了自身在音频技术方面的不足并推动Oladance从可穿戴设备出发向生成式AI服务平台的转型,进一步丰富字节自身的AI生态系统,通过此次收购,字节有望在前景潜力十足的开放式耳机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3、 AI产业链,各环节走向何处?
AI相关的投资节奏,可参考西南证券的这张图,总体趋势就是从AI基础设置到AI智能体的渐进。
AI服务器需求持续旺盛
AI服务器需求旺盛,北美四大CSP(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资本开支上行,持续加码AI服务器及相关投资。24Q3四大CSP“资本开支“(现金流量表口径)总和为575亿美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11%。
谷歌24Q3资本支出约13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对服务器的投资,其次是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预计Q4资本支出将与Q3持平。
meta24Q3资本支出(包括融资租赁的本流支付)为92亿美元,主要系对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2024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将在380-400亿美元之间,下限较之前的370-400亿美元有所增长,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
亚马逊24Q3资本支出为213亿元,预计2024年的资本支出约为750亿美元,大部分支出用于支持对技术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
微软FY25Q1包括融资租赁在内的资本支出为200亿美元,PP&E支付的现金流为149亿美元,大约一半的云和AI相关支出继续用于长期资产,其余的云和AI支出主要用于服务器(CPU和GPU)。
从AI服务器出货量来看,2023年高阶AI服务器出货19.96万台,一般AI服务器出货46.98万台。2024年高阶AI服务器预期出货54.3万台,较2023年成长172%;2024年一般AI服务器预期出货72.5万台,较2023年成长54.2%。
英伟达于2024年3月GTC大会上发布了GB200服务器,GB200的训练性能提升至4倍,推理能力提升至30倍。
NVIDIA推出世界首个高速GPU互连技术NVLink™,提供的速度远超基于PCIe的解决方案,是多GPU系统扩展内存和性能的理想选择。它为处理最大视觉计算工作负载、释放百亿亿次计算能力和万亿参数人工智能模型的全部潜力提供了关键基础。
GB200NVL72的机架级设计,通过在单个NVIDIANVLink域上连接72个BlackwellGPU,标志着AI超级计算的一次重大进步。这种独特的配置显著减少了传统网络扩展时的通信开销,使得对1.8T参数的模型进行实时推理成为可能,同时将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4倍。
24年12月份,有报道称英伟达GB300服务器正在如火如荼地设计中,预计25年Q2发布、Q3试产。据悉GB300的散热需求更强,主板风扇使用数量更少,这也意味着其液冷散热需求将会更强。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