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大动作,看来中央要让大家安心过一年。
今天,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
整个方案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1、推动保险基金进入股市。对保险公司实施“长期考核”:当年收益率考核权重从50%降至30%,30%~五年期收益率考核权重由50%提高到60%以上。
2、推动养老金进入股市。国家养老金应提高持股比例,重点考核5年期业绩,扩大地方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重点考核3年期业绩。
3、推动企业年金进入股市。开展三年以上长期绩效考核,鼓励差异化投资。
4、推动公共和私募股权基金进入股市。提高股权基金在公共基金中的规模和比例,扩大私募股权基金的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如部分股权私募股权、固定增长私募股权、定量私募股权等。
5、推动央行基本货币进入股市。推动上市公司增加“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应用,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交换便利”的经营规模,使货币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可以看出,政策的核心是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规模维度。发动保险资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公私募股权、上市公司等资金积极进入股市,增加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绝对规模。
第二个是时间维度。不再强调一年的考核指标,全面转向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绩效考核,让长期资金追求长期绩效,而不是局限于当前的得失。
第三个是权重维度。它大大降低了短期评估的权重,增加了长期指标评估的权重,限制和迫使各种基金从绩效导向转变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虽然这份文件只是一份纲领性文件,但实际意义却堪称“中国版401K计划”。
401K计划是美国的养老金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积极推动401K等养老金大规模进入市场,带来了美国股市数十年的繁荣和上涨。
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循环:
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居民财富以这种方式投入股市。股市的繁荣带来了企业融资、消费增长、收入增长和工资增长。在此期间,美国上市公司开始大规模正常分红,股市不再是零和博弈。
这些又大大增厚了 401K养老金规模,股市反复增加,更多居民财富转移到股市。经过一系列的运作,股票逐渐成为美国家庭最大的资产。
因此,中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考虑,提高资本市场作为中国财富的载体,解决国内消费、企业融资、地方土地金融向股权金融转型等关键问题。
未来,当保险基金、养老金等长期基金越来越多地进入股市时,资本市场将越来越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股票分化。
为了完成长期周期收益率的评估指标,保险基金、养老金等长期基金必然会放弃“突然”业绩的公司股票,因为这些股票今年非常高,明年业绩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我们将更加关注一只股票的行业周期性、企业增长性、业绩稳定性和经营优良性,即真正的价值投资。因为只有好企业、好公司才能带来长期的分红和利润增长,满足长期资金的考核需求。股票、公司、公司之间的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二是去散户。
当保险资本、公开发行、私募股权、企业年金等越来越追求价值投资时,这些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也将大大分化。许多投资者会发现,他们已经一年没有投资公共基金了。
在这种情况下,散户投资者会越来越愿意投资这些长期资金,不再自己动手。整个市场将朝着去散户投资的方向发展。
当然,整个过程中仍存在中小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合规经营、保险公司投资资本风险权重等一系列问题。
但毫无疑问,现在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行驶,并开始加速。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